
“好”决策的普遍特征
武夷山
美国国家科学院出版社今年出版了一本书,Advancing the Art and Science of Decision-Making: A Guide (2025)(决策艺术与科学之推进指南,2025年版)。此书的机构“贡献者”有3个,排在第一的是“美国国家科学院、工程院和医学院”,排在第二位的是美国国家科学院、工程院和医学院的项目单位——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个人“贡献者”列出了5个,排在第一位的是Anna Batista女士,她是地处匹兹堡的High Street Consulting Group(一家咨询公司)的资深雇员。
本书“引言”部分说:这份文件将交通机构高管的实用建议和经验同认知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相结合,为的是让领导者的良好决策工具箱更加丰富。但本博主发现,该书的主体内容具有普遍意义,并非只适用于交通部门,只不过选择的决策案例是交通运输领域的。
下面翻译该书的一点点内容。DS翻译初稿,我定稿。
“好”决策的普遍特征
何为“好”决策,其具体标准会因决策者和情境的不同而有显著差异,但普遍适用于任何情境的标准可归纳为四大类:
把握事实的能力 – 这意味着决策与事实相符。决策者已经理解并整合了相关的数据、信息和逻辑,他们对形势的评估准确地反映了客观世界的运行方式。对事实的评估会形成决策者的一系列信念,他们将以此作为决策的基础。确保把握事实的能力意味着要审视自身的信念,收集必要的信息和工具,使这些信念尽可能准确地反映现实。
价值胜任力 – 好的决策与决策者的价值观或决策所代表的组织之价值观是保持一致的。与上世纪传统的理性模型相比,现代决策科学在识别最优决策时,已提升了价值观等非事实性考虑的重要性。
现实可行性 – 领导者们明白,即使一个决策在上述标准下堪称“完美”——回应了所有相关数据点并与组织价值观完全一致——但如果未能适时推出,或者不被政治领袖、员工、公众或其他关键利益相关方所接受,也可能酿成灾难。现实可行性要考察现实世界中的所有限制因素,它们可能使客观说来的“好”决策挫败。
适应性 – 决策过程应承认内在的不确定性,并允许在获得新信息、价值观演变或出现新的现实问题时调整策略。一言以蔽之,适应性能使 “好”决策的上述三个要素不落伍。持续关注与决策情境相关的最新事实、价值观和现实可行性至关重要。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武夷山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1503419.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