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细分类:技术杂谈3
武夷山
6. 技术锁定现象的启示(1998)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1113.html
技术锁定现象可以给我们不少启示。
首先,产品的技术性能并不是一切,开拓市场极其重要。以汉字编码方案为例。就笔者个人的使用体会来说,王永民先生的五笔字型码并不如另一些编码好学好记,但五笔字型码商业上的成功使它成为有望获得锁定地位的编码方案之一,而有些易学易记的编码方案则接二连三地销声匿迹了。
第二,要想打破技术锁定,就一定要在创新上做文章。新产品的性能、方便性、价格等只有大大优于目前的锁定产品,或是迥异于锁定产品,才有可能在锁定技术的一统天下中争得立足之地,并逐渐树立新的锁定模式。蒸汽动力取代畜力的过程甚为迅猛的原因就是因为蒸汽动力是全新的技术。
第三,重大技术选择一定要慎之又慎。假如松下公司当年选择了生产Beta录像带,就会对其投资和业务发展造成重大损失。同理,日本在发展高清晰度电视时,不幸选择的是模拟式方案,最终就败在了选择数字式方案的美国人的手下。无论是一个厂商、一个行业还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如果你是技术跟进者而不是技术领袖,在选择待引进、待学习的技术时,一定要预估哪些技术最有可能成为锁定技术,而不可只图眼前利益错选那些无望获得锁定地位的技术。这种类型的“赶时髦”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
第四,要充分认识消费者的重要性,倾听其声音。在我国目前的各种技术论证会上,从头到尾都是技术专家在发言。他们往往偏重技术性能,而相对忽视消费者的偏好。于是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形:通过专家论证,某项技术方案上了马,后来还获得了什么级别的科技进步奖,但出于种种原因,比如用户不接受,这一技术始终成不了气候,无法获得锁定地位。国外曾有人设计出一个很别致的茶壶,它具有种种优于普通茶壶的性能,比如倒水时倾斜得再厉害,壶盖也不会掉。可是,这一新式茶壶在市场上惨败。为什么呢?因为它的形状看起来有点像尿壶。其实,如果在设计阶段吸收普通消费者参加进来,听听他们对产品的“品头论足”,断不至于闹出这样的笑话。
7. 译著《高风险技术与“正常”事故》节选(1988)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1644.html
根据通用的定义,专家就是解决某类问题要比常人更快更好些的人,但是专家把问题弄错的风险也比常人更大些。由于他们有专门的方法,于是总是要重新定义问题,以便应用他们的方法,因为你擅长计算,手头又有死亡人数的资料,于是你就把选择核电或煤电的问题确定为统计已知数据问题。因为我是探讨社会关系、文化价值观和人类繁衍的,我就把同样的问题定义为考察潜在后果而不是已知后果问题,考虑如果发生一次虽然罕见、但仍可想到的事故时可能造成的伤亡,而且应包括影响到周围居民区、甚至危及未来几代人的问题。总之,我们俩都只有有限的理性。正因为人们的局限性各不相同,或者说人们的技能与认知能力各有侧重,所以世界才显得丰富多彩、变幻无穷。如果大家都不承认他人的长处,世界的丰富多彩就将为之逊色了。
绝对理性论者但愿人人都是完全理性的,但是这看来是不可能的。有限理性论者注意到大多数人甚至一切人认知能力的局限性,并认为这是不幸的。但是社会理性论者认为,这种局限性远非不幸,它使人们必须相互依赖,而且种种差异的存在还能开扩人们的视野,形成新的答案或办法,这是单个人所无法达到的。由此可见,人的有限理性有两条好处:它发展了人类相互依赖的品质,它正确地允许不同的价值观发挥作用并互相竞争。第三条好处是:每个人能力的局限性使得少数人要支配多数人更为困难。
持第三种理性观即主张社会理性的人认为,美国公民对核电的担心害怕,应该是核电成本的一部分。某项技术如果引起人们哪怕是非理性的担忧或一场虚惊,就应避免采用,因为非理性的担忧反倒是真正的担忧。某项技术如果造成混乱、欺骗、不确定性以及种种不可理解的事件,就要避免发展,因为它影响了社会联系和社会中的相互作用,影响了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平静心境。并不是只有死了人才使人担惊受怕,也不是只要不死人就表明对社会有益。可见,公众也是主张社会理性的。公众在许多问题上不明真相,当然会犯推理错误,但是就灾难性的风险问题而言,看来公众即使有种种推理错误,也比忽视了体现在社会文化价值观中的理性的危害要小。
相关阅读
博文细分类:技术杂谈2,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482648.html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武夷山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1494517.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