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
1. 永远属于您——可持续发展从产品设计做起(2006)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715.html
“永远属于您”(一家设计组织的名称)设计师们还感觉到,最重要的是,让用户与物品间发生感情联系。目前的绝大多数产品,在使用它们时是不需要使用者费心费力的,这就是人们喜欢的“便利”。可是,产品便利带来的一个不利后果是,人们只注意产品的功能,而根本不注意产品本身,因此,对产品丝毫没有感情,说扔就扔了。比如,暖气片不需要人去照料,人对暖气片就没有感情。而过去中国老百姓使用“汤婆子”,每天要往里面灌热水,第二天又要将汤婆子内已经凉了的水倒掉。经过多年甚至世世代代的使用,铜制汤婆子的表面越磨越光,人对它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奶妈与保姆同被喂养照料的孩子的感情,有时比亲娘同孩子的感情还要深厚,也是这个道理。“永远属于您”的设计师Sven Adolph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一款陶瓷片电加热器,它有多层圆筒状的陶瓷片,每片上有个散热孔。购买者可以摆弄、调整这些陶瓷片,使得热辐射的方向发生变化。这款加热器是放在屋子当中的,需要人去“照料”,就像篝火需要添柴一样。设计者希望,通过给用户添一点小麻烦,反而会增进用户对产品的感情依恋,从而延长其心理寿命。
2. 我们的夜空也是向后代借来的(2007)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7080.html
我们不仅要留给后代他们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与生态环境,还要留给他们一个有助于其体验自然与感悟人文的基本条件。前者关涉物质生活,后者关涉精神生活。生存条件已经引起了众人的重视,而体验条件迄今仍不太被关注。古旧建筑都拆光了,谁能体会戴望舒“寂寞的雨巷”中那“颓圮的篱墙”的韵味呢?草场丧失了,怎么体验“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呢?星空看不清了,怎么理解白居易“烟霄微月淡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的感喟呢?北京奥运的口号之一是“绿色奥运”,可是,北京正在大张旗鼓地搞亮丽工程。在工业化的前期,“不夜城”是个赞美的说法,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当今,还应该继续讴歌不夜城吗?无论是从节约能源的角度考虑,还是从保护夜空的角度考虑,北京市政府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亮丽工程的规模与绿色奥运的精神是否相符呢?
3. 变通发展战略与科学发展观(2007)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9303.html
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发达国家的一些有识之士就提出了变通发展战略(alternative development strategy)。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国外情报研究部(现在的战略研究中心的前身)在时任所长的林自新先生指导下,非常及时地向国内引进了这一概念。为了翻译好“alternative”这个词,国外情报研究部的研究人员反复讨论,仔细斟酌,最后采用了吴立夫老师建议的译法,将其译为“变通”。
原来处于支配地位的传统发展战略与变通发展战略的主要区别在于:
1、 目标不同。传统发展战略以提高人均GDP为目标,变通发展战略以全体人民的发展为目标。人之发展与经济之增长不能划等号。
2、 指标不同。前者只看GDP,后者不仅看GDP,也要看GDP的构成。我最爱举的例子是,大量防盗门厂家和高档锁具厂家创造了不少GDP,但这部分GDP越高,折射出社会秩序越坏,人民生活没有安全感。因此,必须看GDP是怎么构成的。
3、 技术导向不同。前者强调引进技术,后者强调根据本地情况开发适用技术。试想一下,如果发展中国家的农民完全依赖西方发达国家提供的优良种子,进而被剥夺了育种权,会是什么结果。
4、 生产方式不同。前者提倡集中生产,后者更强调分散生产。拿秸秆利用为例,我同意一些专家的意见,即秸秆发电不是出路。秸秆发电必然需要集中生产方式,但长途秸秆运输的成本和秸秆成为发电原料后必然导致的秸秆价格上涨,恐怕会使发电的效益荡然无存。更何况,分散生产才能将就业机会带给更多的人。
5、 对民众参与决策的态度不同。前者认为民众参与决策是没有必要的,后者认为民众参与是极其重要的。我们多次看到这样的事例:不管原居民愿意不愿意,政府不开听证会就做出了不容更改的拆迁决定。这就是传统发展战略指导下的典型表现。
6、 解决方案不同。前者的解决方案是千篇一律的,以不变应万变。比如,以为经济手段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因此,建筑公司并不切实考虑如何减少噪声,如何少扰民,只用发“扰民费”来应付。后者的解决方案则是多样化的。
7、 对地方治理的态度不同。前者认为地方治理不重要,后者认为非常必要。不重视地方治理,就不会有解决方案的多样性,而必然是可笑的一刀切。当年在我国实行夏时制期间,新疆也跟着北京走,就是无视地方特征的显例。
8、 对社会改革的态度不同。前者觉得社会改革没有必要,后者认为非常必要。不搞好社会改革,就会出现扶贫多年,扶贫对象仍脱不了贫,或者一遇自然灾害、家人生病、子女读书等问题又迅速返贫的局面。
9、 对民众与专家的看法不同。前者认为,无知的民众正是问题所在,要靠专家解决问题;后者认为,要靠民众自己解决问题,专家只是顾问。
10、理论依据不同。前者是有经济学理论为依托的,后者似乎找不到现成的理论指导,因此,能解决问题的方案就行,不管是否符合理论。
仔细看看以上十点区别可以看出,变通发展战略与现在提倡的科学发展观有不少暗合之处。可惜的是,当初这一思想未能引起各界重视。二十多年来,我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一系列问题变得十分严重了。我们不希望再次发生这样的不幸。这就意味着,一定要认真对待世界上各种可以为我所用的思想与学说,一定要将这样的思想尽早付诸行动。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武夷山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1492404.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