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
博文细分类:中医国粹(1)
2025-1-26 06:30
阅读:551

博文细分类:中医国粹(1

武夷山

 

到现在为止,我将自己的博文分到17个类别中,科学网给出的博文类别有12个。由于我的博文主题庞杂,无论是17类还是12类都无法准确涵盖。黄安年博主每过一个月都将其上个月的博文做一个分类目录,我觉得这个注重分类的做法很好。

我打算从现在起,慢慢地对以往全部博文做较细致的按细分主题的分类,这样自己检索起来也方便。已有类别(如“中医国粹”)若已经是界限清楚的,则保留原类目名称;“阅读笔记”之类的类别下的博文,则会分到新的细分主题中去。

与此同时,我还打算将每篇博文或转载文章中值得强调的几句话或一段话(如果有的话)给拎出来。

今天刊出第一类:中医国粹

 

1. 从传统文化扬弃看中医药发展(2005),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684.html

文章说: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很丰富的,如果非要用一个字来概括优秀传统文化,那就是“和”。现在党中央非常强调新的科学发展观,强调协调发展,协调发展就体现了“和”这个字。如果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一直不见缩小,甚至还继续扩大,那么肯定不符合协调发展的精神,不符合古人说的“和”的精神。“和”字应当在人体、社会、自然各方面都表现出来。毛主席的一首诗词《沁园春·长沙》中说:“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他说的是万类而不仅仅是人类。“竞自由”,大家在自然界里生存竞争,争得一席之地,大家都有生存的权利。细菌、病毒这些微生物同样也有他们生存的权利,也要争得自己的一席之地。中医思想与“和”的精神是非常一致的。对西医所说的病毒、病菌, 中医最多说是排毒,而不轻言杀毒。而且,开玩笑地说,就像革命者是斩不尽杀不绝的一样,细菌、病毒也一样是斩不尽杀不绝的。“杀”这种处理问题方式与“和”的思想是对立的。凡采取杀的思路,无论在哪个领域,大家都会看到是什么样的后果。在中东,以色列对巴勒斯坦,就是杀的方式,现在是什么样的结果?美国对伊拉克的政策也是杀、剿灭,最后大家可以看看是什么样的结局。所以,“和”这一点是我们中华文化的根,一定要记住,是统率的思想。

 

2. 期盼中医药学与现代医学的对话(2006),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687.html

文章说:

现代医学教训说,科学必须把道理讲清楚,讲不清楚就不是科学。我们认为,讲法(道理)和疗法之间有多种关系。既有讲法、又有疗法最为理想;讲法稍欠、疗法较好也相当不错,中医药目前处于这一状态;有滔滔不绝的讲法,却往往缺乏有效的疗法,正是很多患者的亲身经历导致的他们对现代医学的形象评价。国外有的学者根据不同类学科对因果关系解释(或曰讲法) 还是解决方案(疗法就属于解决方案)的重视程度,提出了一种三分式的学科分类法:形式科学、解释性科学和设计科学。形式科学,如哲学和数学,是谈不上什么实证研究的。解释性科学主要指自然科学和一部分社会科学学科(如经济学)。设计科学包括工程学、医学、管理学、现代心理疗法,等等。如果采用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司马贺(赫伯特. A.西蒙)的说法,解释性科学重在描述(Description),设计科学重在施策(Prescription)。解释性科学的成果(比如宇宙起源)是人人关心的,设计科学所产生的知识(比如预应力结构可靠度分析)则主要是业内人士更关注。前者的典型研究成果是因果模型,后者的典型研究成果是一些技术(此处,技术作广义理解)规则。由于解释性科学和设计科学的差异如此之大,用前者来统帅后者就不一定合适了。比如,中医药就属于一种经过检验的、强有力的技术规则系统。它将自己感兴趣的系统(比如求诊者)视作黑箱,在某些条件下,特定干预(汤剂、针灸、推拿,等等)就能产生(也许是决定性地,也许是随机性地)所欲求的结果(治愈病人)。中医药确实迄今还不能令人满意地解释清楚治疗机理,但是,解释并非其使命。现代设计科学的成果则是经过检验的、有依据的技术规则,这里所说的依据,也许部分来自解释性科学。[1]总之,将一时未能讲清楚的设计科学(包括中医药学)指斥为不科学,这即使在西方国家也讲不过去。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武夷山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1470421.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2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