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
国际科普纵观之一:应鼓励捐资科普(1999)
2024-11-2 06:56
阅读:730

国际科普纵观之一:应鼓励捐资科普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 武夷山 张义芳

(发表于《北京日报》1999年11月6日)

 

21世纪,发达国家向知识经济过渡的势头将更加迅猛。在竞争压力下,发展中国家尽管其工业经济还未充分发展起来,也在向知识经济的目标迈进。在知识经济中,劳动者必须有较高的科技素养,为此,我国科普工作者任重而道远。

长期以来,科普经费不足是困扰科普事业的一个老大难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有些同志提出了科普市场化的主张。我们认为,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个别科普场馆自负盈亏是不成问题的,但整个科普事业市场化是不现实的。当然用市场化的思路来指导科普工作,倒有助于开创出一个新局面。

国外科普活动的主要资金来源是捐赠。在发达国家,政府对科普活动的经费支持主要起杠杆作用,目的是带动民间机构对科普活动和科普组织进行捐赠。

政府捐赠。1998年3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向地处纽约的美国史博物馆捐赠800万美元,兴建“全国科学素养、教育和技术中心”。美国联邦政府中支持科普最多的机构是国家科学基金会,1998年,基金会专用于公众理解科学的预算额为2400万美元。

民间团体捐赠。澳大利亚科技节的活动经费为70万澳元,其中62%来自社会赞助。

英国科学博物馆从1991年起设立“公司伙伴关系计划”。鼓励各企业、公司向本博物馆捐款。至1998年博物馆已有24个公司伙伴,它们共为博物馆的科普教育活动捐赠了44.5万英镑。

大不列颠皇家科学研究与普及学会从1826年开始举办圣诞科学讲座,坚持至今,影响深远。其中各公司赞助对圣诞科学讲座帮助不小。1997年葛兰素制药公司又与他们签订协议,决定为1997年至2001年5年的圣诞讲座提供50万英镑的资助。

那么,科普组织能否争取到公司赞助?关键看科普活动搞得是否成功。活动参加者多、赞助商的扬名效应明显,它们今后就愿意继续赞助类似活动。发达国家的大公司每年要向所在社区赞助很多钱,以改善企业形象。例如,雪佛龙汽车公司每年要掏出1900万美元做这样的事。惠普公司每年向教育活动捐赠5500万美元。所以,科普组织争取企业赞助是发展科普事业的一个重要内容。

个人捐赠。1998年5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生物化学教授丹尼尔·柯施兰捐资2500万美元,拟在科学院总部兴建一个面向公众的科学中心,以促进公众理解科学的事业更快发展。

总之,即便在发达国家,科普所需经费也主要靠捐赠,而不是创收。

反观我国的各种科普活动,也要大力提倡有条件的公司、企业为科普事业捐资,以促进科普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武夷山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1458145.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6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