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18时56分,福建漳州古雷PX化工厂腾龙芳烃乙库凝析油外抽室41单元发生爆炸,这是建厂以来第二次爆炸。古雷PX化工厂的第一次爆炸发生于2013年7月,原因是,古雷石化对二甲苯项目一条尚未投用的加氢裂化管线在充入氢气测试压力过程中,发生焊缝开裂闪燃,爆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这次事故又将PX项目的安全性以及邻避危机推向了风口浪尖上,这是继去年4月份一场关于PX项目的大辩论之后发生的一次PX项目爆炸事故。在去年,围绕着PX是否有毒、毒性如何以及建址选择等话题展开了各种争议,其中重要一点就是关于要加强群众对PX项目的认识,例如以清华化工系为主力的清华学子在知名网站上捍卫PX低毒属性科学常识的举措,也有有资深媒体写文章报道国外不抵制PX项目,他们的PX工厂就建在离居民区400米远的地方,等等。而在今年的两会中,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作的题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筑牢创新驱动发展基础》的大会发言也旨在说明抵制PX项目反映的是公民科学素质待提高。
从科学理性的角度说,这次的爆炸与PX本身并无关系。但是,恰恰是因为生产它的企业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大家又把目光乃至罪责都聚焦到了PX身上。
事实上,中国短缺的化工产品不多。但是,根据化工方面专家对于化工原料的统计数据分析,对二甲苯和乙二醇的进口量都在总需求量的一半以上,前者所以必须大量进口,主要原因就是四处抵制建设PX生产的公众浪潮,乙二醇则有幸逃脱了大家的指责,因为进口它主要是成本问题。以上这两个东西的反应产物就是聚酯,大家穿的衣服,除非是纯棉,连纯毛的内衬都是聚酯的。
当然,从另外的角度说,在围绕着科学事件的争论中,不应该只着眼于科学本身,而也应该考虑社会性和安全性问题。漳州PX项目爆炸,虽然与PX无关,也不意味着PX项目本身不安全、不能再建了,但给大家提供了这样一种警示:安全还与个人主观的“安全感”有关。只有解决了公众的安全感问题,PX建设才能走出恐惧的怪圈。
2003年初,漳州的这套PX项目就因为环评未被批准就擅自开工建设,甚至遭到了环保部的处罚,环保部这次也“落井下石”了一把,把当年的文件贴出来又删掉了,以逃脱对自己的指责,或者,想给看客们留下环保部是“事前诸葛亮”的印象,而这一系列的事故表明,PX项目(不只PX,板子也可以打在所有化工项目上)建设与运行中存在的隐患进一步加深了项目的危险性和危害程度,但是PX却格外“声誉卓著”,未来恐怕遭到公众的争议更大,落地更难。
面临如此困境,也许我们更重要的是改变治理手段,使民众的安全感从某种意义上得以体现。安全感的取得既需要公众自身去体会和提升素质,需要参与措施的保障。
PX项目的争议可能一时不会结束,争议声还会继续存在,公众的恐惧还会继续存在。
【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 任晴】
相关专题:漳州PX项目爆炸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应急研究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42678-880601.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