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怡
推动中国数字农业迈向“田间不见农人影,唯有农机兀自忙” 精选
2025-7-10 20:00
阅读:1327

近年来,中国植保无人机快速发展。据全国农技中心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植保无人机的保有量仅695架,到2024年已超过25万架,作业面积突破26.7亿亩次。我国已成为全球农业无人机保有量和应用面积最大的国家。我国植保无人飞机应用比例从2015年仅占3.4%,到2018年达到52.3%,再到2023年达到92.7%,只用了短短7年时间。截至2024年,这个数值已达到94.3%,且植保无人机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已成为承担农作物重大病虫统防、应急防控和重大政府项目的主力军。航空植保统防统治效果比农民自防效果提高10%—20%,减少农药使用20%-30%,农药利用率提高10%以上。

为助力提升农业信息化科研水平,推动我国数字农业迈向“田间不见农人影,唯有农机兀自忙”的图景,7月3日,“智慧之光”院士系列讲座在上海市农科院举行。欧洲科学、艺术与人文学院院士,世界无人机联合会副主席,华南农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兰玉彬教授作主题为“精准农业航空技术在生态无人农场的应用”的报告。

兰玉彬教授自1993年起开展精准农业研究,长期从事精准农业航空技术与装备的研究与应用,在国际上首创了精准农业航空理念和技术路线、体系,率先开展了航空施药和遥感相结合的应用研究,自2005年起,通过遥感—施药—地面验证三位一体的技术研究,实现了农药的减施增效并形成技术体系,在华南农业大学建立了“国家精准农业航空施药技术国际联合中心”和“精准农业航空应用技术研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个国家级平台,引领了我国现代农业、特别是农药减施发展的新方向。

报告会上,兰玉彬教授围绕精准农业航空技术,结合我国精准农业航空发展历程和相关产业经济现状,从“精准农业航空的发展与应用”“精准农业航空的关键技术与装备”“精准农业航空技术与低空经济发展”和“生态无人农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等方面,详细分享了其研究团队的工作进展和经验。

兰玉彬教授介绍,精准农业航空施药技术体系可以实现无人机遥感(病虫害遥感)数据获取“探得准”;在作业路径规划与导航方面,实现“飞到位”;在精准变量控制技术方面,实现“施到靶”;在高效雾化控制技术方面,实现“雾化好”;在喷雾沉积飘移检测技术方面,可评价施药监管系统与精准计量系统,可评估潜在飘移。此外,新开发的无人机平台使大数据及可视化技术可追溯数据获取,并对数据进行跟踪分析。

在精准农业航空的关键技术与装备领域,我国目前有基于无人机低空遥感影像进行多种类农作物病虫害信息识别和监测,基于低空遥感的水稻、玉米三维光谱融合及定量反演,无人机机载作物养分检测传感器研发(面向水稻和玉米一键全流程生成作物养分分布图),基于无人机高光谱和多光谱遥感的柑橘黄龙病监测,手持式和机载式柑橘黄龙病检测装置开发,基于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的实时识别水稻杂草和对靶精准喷施,基于无人机实时巡园技术与系统的智慧果园果树冠层分割和开花率评估,面向机械采摘场景的果园荔枝果实的快速检测和产量估算,植保无人机+纳米农药集约化、轻简化、精准化施用技术与规范等。

在农业航空施药技术理论及应用方面,我国现有纳米农药研究应用,基于有限体积法和格子玻尔兹曼方法的旋翼风场数值模拟及试验验证,旋翼无人机翼尖涡流和尾流扰动影响雾滴分布的数值模拟与验证,植保无人机喷施下洗风场雾滴运动特性研究,遥感结合深度学习模型评估植保无人机在高大果树的气流扰动和喷施效果研究,与法国国家农科院等海外机构合作进行的植保无人机喷雾飘移和环境风险评估研究,与德国拜耳、巴斯夫等农药企业联合进行的评估植保无人机喷雾飘移和施药人员、敏感作物风险研究,与美国富美实公司联合发布的全球首个植保无人机施药规范,航空专用静电喷嘴和磁流变液变量喷嘴研究,植保无人机变量喷洒系统设计及应用,基于无人机的农业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自动安装与回收系统,基于多目视觉的植保无人机果园作业障碍物识别研究等。

此外,兰玉彬教授还介绍了精准农业航空智能化作业技术及平台、植保无人机在主要农作物种植区的飞防技术和作业模式构建研究,指出低空经济在精准农业航空领域大有可为。

立足其团队在山东打造的融合农业机器人、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国内首个生态农场,兰玉彬教授提出了生态无人农场的未来发展愿景,即围绕绿色、生态、循环等理念形成智慧化生态循环无人农场模式,加强与农业产业合作,形成“政、产、学、研、用、推”“一条龙”式技术集成创新模式。

近年来,上海市农科院积极响应并加快贯彻落实“推进上海市农业科技创新实施意见”,布局农业科技新赛道,成立了“智慧农业研究中心”,设立了“AI赋能农业”专项。此次,来自上海市农科院各研究所(中心、站、集团)和相关涉农高校、科研单位的约600余名科技工作者在现场或通过网络直播等方式参加了此次报告会。在交流互动环节,兰玉彬围绕遥感影像识别技术应用、遥感监测部件与施药部件系统匹配、杂草防治精准施药技术、一喷多施技术应用及团队人才培养等大家关心的问题与现场听众进行了交流。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陈怡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341506-1493200.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2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