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黄麂摄于黄山九龙峰自然保护区,摄影:周翔
黄山九龙峰自然保护区
黄山九龙峰自然保护区,摄影:王孜
“今年热的时间很长,现在还这么热,往年8月30号后就不热了。”“今年中秋节过后半个月桂花才开,以前每年都开3次,今年就开了1次。”“今年夏天我家空调没关过,电费比去年多了1倍。”“这20年来,山里的青苔都变成黑色的了,我觉得也和天气变化有关。”“气候变化肯定影响农作物生长啊!我家就我和老头子两个人,平时吃的都是自己种的菜,不用出去买菜,今年四季豆只开花不结果,没得吃喽!”“天气干旱,我种的那些油菜、白菜虫害都变严重了。”“天干鸭子都不好养喽!”“今年的蜜蜂都不分窝、不授粉了。没有蜜蜂授粉,板栗、桃子都减产了,往年能收100多斤栗子,今年就收了十几斤。”“今年因为那个倒春寒,我家茶叶至少减产一半”“往年6月初开始挂果的梨树,现在11月也挂果了”……
近日,在由专注可持续商业与创新研究、咨询、传播与教育的商业生态工作室发起,银杏基金会和环保组织绿满江淮提供支持,围绕黄山九龙峰自然保护区及周边社区开展的“共建气候韧性社区”一循地方可持续领导力工作坊中,九龙峰自然保护区当地的青年人、NGO和外部企业、学界人士、媒体人等,手持内容多样的气候变化主题漫画明信片,通过朗读,分享黄山绿满江淮自然保护中心在九龙峰周边社区上岭村调研所得的当地人对于气候变化的直观感受。在邀请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多元责任相关方用多元视角深入探访保护区及其周边社区、了解当地所面临的具体挑战后,此次工作坊致力于探讨气候变化下可持续森林、村庄和社区的发展之道,从而提升自然和社区的韧性,推动可持续发展实践。
如何使农业生产、社区生计和土地使用、生态保护平衡发展?
安徽黄山九龙峰自然保护区位于黄山主峰西南,总面积2720公顷,东连黄山风景区,南接世界遗产地宏村,西邻青徽古道上的千年古镇郭村,北向“中华翡翠”太平湖,其南为新安江、千岛湖的重要水源地,西北则是青弋江(长江下游的重要支流)的源头。保护区拥有千米以上山峰9座,最高峰海拔1281米,境内物种丰富,有高等植物1295种,其中银杏、南方红豆、毛红椿、树等珍稀保护植物42种,大面积的青冈栎、甜楮、紫楠、青钱柳、白栎、香榧等组成的亚热带珍贵植物群落,垂直分布十分明显;另有脊椎动物289种,昆虫603种,黑麂、梅花鹿、白颈长尾雉、鬣羚、阳彩臂金龟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34种。拥有丰富多样生态环境的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97.6%,是中国东部地区仅存的完整森林生态系统,也是皖南黄山地区野生动植物的基因库。在保护区周边,坐落着各具特色的村庄,如以秋色闻名的塔川、以历史建筑闻名的宏村、以木雕闻名的卢村。这些村庄一方面享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价值,另一方面也正面临气候变化带来的生态和生活影响,农业生产、社区生计和土地使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平衡发展,亟需共建更具气候韧性的社区。近年来,九龙峰自然保护区引入公益保护组织和社会企业,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公益组织和社会企业共同参与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新模式。
与九龙峰自然保护区相邻的大同村,北面与黄山接壤,南连世界文化遗产地宏村,既有优美的田园风光和盛产粮、茶、桑的平畈区,又有溪流清澈、森林茂密的山区,是林木、毛竹、茶叶、香榧等作物和前胡、覆盆子、山苍子等中草药的产地,但由于山区交通的不便,是宏村镇13个行政村里经济相对落后的一个。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突出贡献奖”获得者、在黄山九龙峰建立了华东地区第一个社会公益型保护地的绿满江淮理事长周翔介绍,他上山当了保护区主任后,在山上装了60台红外相机,在保护区和山村交界处发现有猎人和猎狗非法进入保护区打猎。根据红外相机拍得的照片,保护区工作人员辨识出偷猎者是相邻山村的人,但因为保护区不拥有对相邻山村的权属,也没法在那里修检查站对“靠山吃山”的老百姓进行行政执法,所以工作人员感到迫切需要依托社区力量开展保护。
保护自然生态,需在前端布局生物材料的开发和产业的引导
“这个地方离宏村景区只有2公里,我们想,如果我们把大同村也纳入保护视野,给老百姓找到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替代生计,也许可以解决这个村老百姓的生计问题,减少对保护区生态的破坏。所以我们在2019年组建了一个5人的社区巡护队,把村里的老猎人都组织起来,变成了巡护队员。现在这里看山门的大爷,就是原来村里装弓下套最厉害的人,另外还有4位巡护员轮流巡河。”周翔告诉大家,大同村溪流里的棘胸蛙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大型野生蛙,也即黄山“三石”(石耳、石鸡、石斑鱼)中的“石鸡”。过去当地百姓喜欢捕食这种蛙,导致棘胸蛙的数量急剧减少。基于堪称整个宏村镇水源地的大同村水质较好,保护团队现在在那里增殖放流了2万尾石斑鱼,石斑鱼在宏村景区可以卖到100多元一斤,随着这种鱼慢慢多起来,几年后大同村百姓就可以得到一种替代性的生计来源。但老百姓等不及,还是会抱怨:“你们从2019年开始做保护,我们至今没有得到收益,你们怎么能够支持我们?”因此,保护团队又引入了不少企业到当地考察、发掘其他可持续项目,并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争取到了一个国际项目,帮助当地百姓种青梅。大同村的百姓有做青梅酒的习俗,现在在每亩茶叶地里套种15到20棵青梅树,百姓到茶叶地里劳动的时候,顺便照顾下青梅树, 5年后到了青梅高产期,一棵青梅树能为百姓带来大约2000元的收入。
结合大同村漫山遍野生长但由于缺乏青壮年劳动力砍伐、正在成为山区生物多样性不利因素的竹林,商业生态联合创始人孙海燕指出,竹子在上个世纪的中国有比较多的下游应用,人们用竹子制凉席、用竹筛子晒谷物,很多家具的打造和建筑业中的脚手架等,也会用到竹子。但现在,竹材料没有被开发出新的用途,而过去的用途又被塑料等新材料所取代,传统的竹产业没落了。在她看来,这与国内对于竹子等生物材料的研发不够有关。因为大多数场景下,竹子不是砍下来就直接可以使用的。据她所知,在北欧的瑞典,有一家专门从事竹材料研发的企业开发了竹子的许多新用途,所以瑞典有公交车站也是以竹子为建材,“这样,材料就需要很强的韧性,它其实是在竹子里面加了纤维等其他材料,这是需要有新技术支撑的。”孙海燕指出,如果觉得竹子生长得太茂盛以至于破坏了生态平衡,就需要有一笔专门的生物养护费用来养护竹子、保护环境,而且还应该在前端布局对材料的技术开发和产业的引导。
大同村第一书记朱正勇表示,希望在多方的协同努力和策划下,未来的大同村不仅百姓的荷包能鼓起来,而且生态环境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工作坊接近尾声时,主持人让每位参与者分享最近遇到的“相视一笑”的事。已经把家搬到了九龙峰山脚下的周翔说,他天天在山里,遇不太到人,下山开40分钟车到镇上吃一顿肯德基,是很幸福的事。有一天,他在山里遇到一头野猪,其实不仅人怕野猪,野猪也有点怕人,双方各自倒退了几步,相视一笑,相安无事。
全国“百名最美生态环境志愿者”之一、资深自然教育工作者杜明辉分享说,有一次雨天的时候出门巡山,匆匆忙忙,踩到石阶上的青苔,差点滑倒。后来在山间的溪流里看到一只白鹭踩在卵石上,脚一打滑,差点也滑了一跤,不禁与它相视一笑。
人这样在天地间照见自己的瞬间,就是灵性连通天地万物、人与自然合一的瞬间。参加工作坊的各位嘉宾,听闻都感到深深的触动。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陈怡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341506-1463709.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