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m939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sm9393

博文

“超声波”开辟脑研究另一思路

已有 2731 次阅读 2015-9-18 21:12 |个人分类:小宇宙探索|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脑研究, “超声波”

      超声波”开辟脑研究另一思路

                  都世民

科技日报北京9月16日电 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声学遗传学”新技术,能用超声波有选择地激活大脑、心脏和其他组织中的细胞和分子。相关论文发表在15日出版的《自然·通讯》杂志上。

笔者曾搜集整理脑研究的十四种模式,这篇报道又提供了一种新思路,这就是将超声波运用在微纳层面,激活大脑的细胞和分子。过去人们见到的是B超,现在广泛用来体检,诊断内脏疾病。

应当指出,2015年0725日,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报道:英国苏格兰圣·安德鲁大学研究人员,把一种微小的激光谐振腔植入人体活细胞内,一经激光照射就会发出荧光。目的是在活组织内让单细胞发荧光,以便在这些细胞工作时进行实时跟踪。研究人员将激光谐振腔植入单细胞内,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微小的泡泡——当一束激光照射时,激光谐振腔受照射后产生谐振而增强,谐振腔内的荧光物质就会发光。这种方法是借助荧光物质发光,谐振腔增强发光强度。

科技日报华盛顿9月13日电美国哈佛大学的科学家利用受激拉曼散射(SRS)显微镜技术,无需荧光标记,就可以观察到活体皮肤癌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分子动力活动机理。是一种不用着色的非标记技术,可在不干扰细胞正常进程的条件下了解细胞癌变程度。进行荧光标记,病理诊断也要对活检组织染色,这些方法均有可能改变细胞的原生环境。

光波和超声波都属于无线电波,前者波长短,频率高,后者则相反。如果用光波从人脑外部照射是不能深入脑内。超声波可以。

超声波不仅能操纵神经和其他细胞,且能够穿透身体而不发生散射,这是刺激大脑深处而不影响其他区域的最大优势。过去未见有研究者利用超声波来研究人脑。

美国查拉萨尼研究团队首先在线虫中证实,微气泡在低频超声波的作用下,会增大和缩小,可无创进入到虫体内发现被称为“TRP-4”的膜离子通道对超声波有所反。当超声波撞击微气泡进入虫体的时候,产生的机械变形可打开TRP-4通道并激活细胞。他们尝试将TRP-4加入到神经元中并成功激活了对激光没反应的神经元。尽管这种方法目前只应用于线虫神经元。有可能用来激活其它类型的神经元。

这一新发现给脑研究打开了另一扇门,召唤研究者用新的思路来研究大脑。
需要指出的是,现在所有脑研究方法都是把大脑作为受体,大脑内没有无线电波发出任何信息,研究者不该想一想,如果避开脑机接口的难题,将脑内信息用无线电波作为载体辐射到体外,有没有实现的可能性?!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339385-921742.html

上一篇:今日关注破解伪基站
下一篇:与倪鹏云教授进一步探讨信息概念
收藏 IP: 123.114.11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1: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