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扬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yang1971

博文

新闻解读:香港在与大陆竞争优秀生源方面宣告失败 精选

已有 17853 次阅读 2015-1-4 17:17 |个人分类:个人看法|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前几年,香港的大学给出高额奖学金,吸引大陆优秀学生前往香港读大学,搞得很是热闹。香港与大陆竞争优秀生源这件事情,经过几年的折腾,现在算是尘埃落定了。

辽宁文科高考状元从香港大学退学,重新高考并考入北京大学,算是个标志性事件。

今天这个消息“香港拟取消大学非本地生资助学额”,香港方面应该是正式宣告失败了。

 

补记

本来只是看了新闻有点感想而已,直接给出了结论,因为我认为里面的道理很简单。

谁知道这种两句话的简单东西居然置顶,科学网的口味真是怪异啊

更怪异的是,这么简单的东西还引起了争论。

那就简单解释两句好了

 

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和自己比较的结果

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就是失败

失败不是和别人比的,而是和自己的预定目标做比较

前几年香港想吸引大陆优秀生源,现在发现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所以说失败了,仅此而已

 

“非本地生资助学额”绝不是空口说白话,一定要拿出点好处的,肯定不能只是发个奖状、口头表扬一下就行了。

大学生交的学费并不完全是学校的成本,还有一部份钱是政府以某种方式出的。

一个人选择走所谓的“非本地生资助学额”,肯定是得到了物质上的好处(也许是隐形的,也许是货币形式的),这个好处具体是多少,那需要去查资料,但是有好处是肯定的,否则你没必要走这个途径。香港人这么在意这600个“非本地生资助学额”,不就是因为它们有些好处吗?赔钱的买卖谁做啊?

这种好处说是针对非本地生,实际上主要是给了大陆学生(这是我猜的,没有数据)。学校的招生总额是一定的,那么这部分名额没了,那一定是招收来的大陆优秀学生少了,对吧?这些优秀学生有成绩好的,更有钱包鼓的,优秀的方式虽然有些差别,但是没有成绩好的做广告,就没有腰包鼓的来送钱。
    好了,为什么招收的优秀学生少了? 不就是吸引力不够了吗?

 

这本来就是香港自己做的事情,大陆根本就没有力量招架的

只不过现在香港达不到预期目标而已

香港的大学想招收的优秀学生无外乎是成绩好的和钱包鼓的,他们优秀的方式虽然有些差别,但是没有成绩好的做广告,就没有腰包鼓的来送钱。

广告时段结束了,所以就不用再花宣传费了?

前几年香港想吸引大陆优秀生源,现在发现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所以说失败了,仅此而已

 

香港发现自己花钱也达不到预期目标,就斩仓止损了。

 

香港拟取消大学非本地生资助学额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5/1/310734.shtm 

中新网1月4日电 据香港中通社报道,香港特区政府行政会议3日通过,自2016/17年度起取消原本600个非香港本地生大学资助学额,即香港每年的资助学额将全部转为取录本地学生。

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将把有关建议咨询香港各间资助院校和立法会教育事务委员会。特区政府教育局向立法会提交的文件指出,现时香港八间大专院校每年提供15000个一年级学士学位资助学额。当中的4%即600个预留给非本地学生。

教育局表示,现时即使非本地生以资助学额录取,仍需缴交较高的成本价格学费,因此措施调整后,对学校录取非本地生的影响较小。

 

PS: 2015/06/23

港媒:香港高校政治化或致今年内地生报读跌四成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guancha.cn/local/2015_06_23_324295.shtml
教育界人士分析,近年香港与内地矛盾加深,加上去年罢课及违法“占中”行动,或令内地生觉得香港院校“重政治,轻学术”,影响了来港升学意愿。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319915-856404.html

上一篇:新年的一点点愿望
下一篇:忽悠人的科学新闻(补):题目里的数字就是用来忽悠人的
收藏 IP: 124.193.162.*| 热度|

14 高绪仁 汪晓军 陈敬朴 赵凤光 薛宇 李毅伟 梁亮 蔡小宁 赵建民 葛琳 biofans yunmu LordoftheFlies andy123zh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0: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