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aoj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ayaoji

博文

休谟论因果性——哲学笔记3

已有 4458 次阅读 2017-8-9 11:57 |个人分类:哲学|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必然性, 休谟, 因果性

你感到口渴,就去找水喝。想喝水是原因,喝水是结果。古人把人类的这种行为模式类比到一切事物,形成一种特殊的因果观。他们把所有事物都看成是有主观想法的。手松开,石头落到地上。他们认为,石头落地的原因是石头想回到大地。

后来,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不再用人类的行为模式来理解其他事物,而是反过来,用无生命物体的运动规律来解释一切,包括人类行为。

   英国哲学家休谟在1737年出版的《人性论》,是因果性研究的一个里程碑。下面分四个方面讨论。

   1、原因在前,结果在后。

石头砸到玻璃窗上,玻璃粉碎。石头先撞到玻璃,然后玻璃粉碎。原因在结果前面,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存在反例吗?你的目标是十年后成为足球明星,所以你现在在足球俱乐部努力训练。十年后的事影响了你现在的行为,表面上看,因果颠倒了。只要细想一下,会发现并非如此。是你现在对未来的愿望导致你努力踢球,而不是以后发生的事情影响了现在。

(疑问:这一点是否正确?牛顿定律F=ma,力F是原因,加速度a是结果,但两者是同时的。)

2、近距作用

点燃引线,鞭炮爆炸。桌球a撞到桌球b上,桌球b滚动起来。这两个例子里,引线接触到鞭炮,桌球a接触到桌球b,即原因和结果必须有接触。磁铁a隔着一段距离把磁铁b吸引过来,这是因为磁铁a产生的磁场作用在磁场b上。太阳对地球有吸引力,这是因为太阳产生引力场,这个引力场和地球有接触。

休谟在坚持近距作用这一点上有点犹豫,因为在那时候还不知道引力的传播是需要时间的。

3、因果关系不是先验的,必须通过观察才能确定因果关系。

桌球a撞到静止的桌球b上,桌球b也滚动起来了。这是我们通过观察才知道的。理论上,有可能碰撞后,两个球都静止,或者两个球都碎了,甚至有可能桌球在碰撞后消失了。如果不观察,我们就不知道真实情况会怎样。

是否存在这样的情况,不用观察或经历过我们也知道两件事存在因果关系呢?比如我有走路的想法,控制自己的腿移动,然后腿就真的移动了。又比如,爱人背叛会使人伤心。

休谟认为,这些因果关系都不是先天就知道的,要通过实践(或观察)才学会。我们每次想移动自己的腿的时候,腿就移动了。而我们想移动自己的心脏,而心脏却不会移动。因此我们才知道,走路的意愿能成为走路的原因,而移动心脏的意愿却不会成为原因。这些是我们很早以前就学会的,时间太久了,我们忘了当初是怎样学会的,还以为是先天的。

   4、因果是两个事件间的恒常联系,没有必然性。

在休谟之前,人们认为原因和结果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而休谟认为,因果关系是通过观察确立的,我们只能观察到原因总是伴随着结果,而观察不到什么必然性。比如我们认为,撞击会引起静止的桌球运动,是因为,我们多次先看到两个球碰撞,然后看到那个静止的球动起来了。

再举个假想的例子。从外面向房子的玻璃窗扔石头,在石头撞到玻璃后,玻璃破碎。很多次都如此后,我们判断石头撞到玻璃引起玻璃破碎。但事实上,有人藏在屋子里,在石头砸在玻璃后,他恶作剧用其他手段把玻璃弄碎,比如超声波。我们只是观察到石头撞击和玻璃破碎总联系在一起,就判断有因果性了。我们是不可能看到石头撞击必然会引起玻璃破碎的。

于是,休谟建议,把必然性从因果关系中清理出去,而代之以恒常联系。

(疑问:“必然”这个概念的意思不够清楚,能否将“必然”理解为“总是”?如果这样理解,原因必然导致结果,和原因总是导致结果,就是同一个意思了。)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255140-1070296.html

上一篇: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哲学笔记2
下一篇:什么是因果性——哲学笔记4
收藏 IP: 223.18.18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 16: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