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5月29日IEEE通过邮件宣布华为员工将被禁止作为旗下期刊杂志的编辑和审稿人,这则消息一经发布就引发了轩然大波。对此,人们不经要问:评审稿件并不涉及保密专利,此举到底何意?
为了理清这一逻辑,我们要回到任正非最近的一次讲话:“芯片砸钱不行,得砸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但是我们有几个人在认真读书?博士论文真知灼见有多少呢?这种状况下,完全依靠中国自主创新,很难成功。为什么不跨国创新呢?可以在很多国家中建立创新基地。哪个地方有能力,就到哪个地方去,我们可以在当地去建一个研究所。”
显然任正非的商业视野是国际的。那么IEEE为什么会禁华为呢?这就要从华为的5G技术说起了。华为的5G技术源于2009年IEEE期刊发表的一篇论文《Channel Polarization: A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Capacity-Achieving Codes for Symmetric Binary-Input Memoryless Channels》。论文的作者是一位土耳其教授Erdal Arikan,在这篇论文中他提出Polar Codes(极化码)的编码方法。华为自2010年开始就对Polar Codes技术寄予厚望,经过6年近数十亿美元的投入之后,终于建立了以Polar Codes编码为基础的5G技术。
Erdal Arikan教授
与此同时,美国的企业也在发展5G技术,但是美国企业使用的是更早的编码技术LDPC。有点意思的是,LDPC编码的发明人Robert Gallager教授正是Erdal Arikan的导师。而Robert Gallager的导师就是著名的信息科学创始人申农(Claude Shannon)。华为与美国企业5G技术之争本质上就是Polar Codes编码与LDPC编码之争。
那么这两种编码技术孰优孰劣呢?
按照Erdal Arikan自己的说法,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答案可以判定哪种代码更好。根据应用程序的不同,有些人可能更喜欢LDPC,而其他人则更喜欢Polar Codes,从来没有一种解决方案能适合所有人。
正是因为分不清LDPC和Polar Codes哪个更好,所以才有了当前美国对华为5G的封锁。那么IEEE跳出来又是掺和什么鬼呢?IEEE是当前信息科学的主流出版团体,代表了信息科学的话语权所在。假如,IEEE禁止华为旗下科研人员参与审稿和编辑,那么就意味着Polar Codes编码这种数学语言从此很可能就与IEEE旗下的期刊绝缘了。与此同时IEEE 旗下的期刊会大量刊载LDPC编码的数学语言。如此一来,全球信息科学的科研人员(IEEE巨大的读者群)将有很大一部分被迫接受LDPC编码这种数学语言。
在经济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路径依赖”:人类社会中的技术演进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还是“坏”)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
当其他国家的信息科学科研人员只能阅读到以LDPC编码这种数学语言写出的论文时,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这些科研人员由于路径依赖,重新学习Polar Codes编码的成本将是巨大的,他们所工作的公司将被迫使用LDPC编码技术从事研发。如此一来,美国5G技术可以争取更多国家的市场份额。全球市场此消彼长,最终的结果就不言而喻了。
在以英语为主流科技语言的时代,美国本身具有巨大的优势,而它显然在利用这一优势。任正非的视野是高远的,他盯准的是全球市场,他会毫不犹豫的采用来自土耳其的一位信息科学家的工作来发展5G技术。但是中国目前缺少主流的英文学术期刊确实是一个问题,它可能导致在学术话语权上失掉先机。
华为这次的IEEE事件是一个警醒:我们应该有自己的顶级英文出版平台。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18: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