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 希夏邦马壮举归来
(依辛弃疾韵)
栎叶何层掘?问希峰、重重迷雾,众家关切。科考从来迎艰险,脚步定然不歇。终碛外、停车送别。缺氧低温崖壁陡,肺寒侵、水肿曾昏厥。纵万苦,无人怯。
刀风日夜营篷裂。起晨星、冰河抢渡,逢生路绝。壮志凌云英雄胆,战力推开暴雪。铁锤击、空山响彻。化石应声端倪现,看队员、笑意融心血。回望处,挂残月。
1964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刘东生先生和冰川冻土研究所的施雅风先生带领的青藏高原科学考察队来到了希夏邦马峰。一天傍晚,从野外返回营地的考察队员交给刘先生一枚在野博康加勒冰川海拔5900米处的漂砾中采集的植物化石。回到北京后,刘先生将化石送交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徐仁先生鉴定,结果显示这块化石属于高山栎,为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提供了重要证据。这块化石的原生层位在哪里?显然比5900米更高。化石的准确地质年龄是多少?希望能有适合测年的岩石样品借助现代手段确定。自60年代以来,相关问题一直被众多专家所关切。
2023年国庆节期间,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倪喜军研究员和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苏涛研究员带领的联合考察队在西藏登山队的协助下,攀登希夏邦马峰采集化石。(2021年他们曾第一次进行踏勘,在有队员因肺水肿面临生命威胁的紧急情况下,仍然在海拔6300米高度确定了高山栎化石的具体原生层位并初步采集了植物和鱼类化石以及岩石样品)。在登山考察过程中,野越车到达冰川的终碛垄,再也无法前进。所有物资由牦牛队运往前进营地,全体队员随后从终碛垄开始向上攀登约10公里路程,穿越地形复杂崎岖的冰塔林地带,上升高度超过1000米。在接下来的时间,他们每天拂晓从营地出发,冒着鹅毛大雪先下到冰川,再横跨到对岸并攀登至高处的化石层位。今天,2023年10月5日,他们胜利归来了。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邓涛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243751-1404799.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