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印象
2023-5-26 20:04
阅读:5401
莱阳印象
亿万年前白垩中,山林向海沐东风。
曲河厚积红砂土,旷野低吟青岛龙。
慢耐清溪穿峡谷,神奇远古露行踪。
首闻消息金刚口,从此关心日益浓。
莱阳是“中国恐龙之乡”,白垩系地层发育齐全,蕴藏有丰富的恐龙和恐龙蛋化石。1923年,谭锡畴首先报道了莱阳白垩系地层中发现的恐龙、鱼类、昆虫和植物等化石。此后,瑞典古生物学家维曼研究了其中的恐龙化石,将其归于鸭嘴龙类,命名为中国谭氏龙(Tanius sinensis Wiman, 1929) 。1951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杨钟健和刘东生等在莱阳进行了较大规模考察与发掘,在金刚口村西沟发现并命名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具恐龙化石骨架,即著名的具头饰的鸭嘴龙类——棘鼻青岛龙(Tsintaosaurus spinorhinus),以及其他恐龙和恐龙蛋化石,同时还首次报道了莱阳发现的翼龙化石。金刚口周边的平原上发育有十多条切割很深的峡谷,出露连续的白垩系陆相红层,为辫状河曲流泥砂沉积。自2010年以来,古脊椎所的科考队在莱阳开展了广泛调查和集中发掘,发现大量恐龙和恐龙蛋,以及其他古生物化石。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内的博物馆以时间为隐形线索,包括莱阳恐龙动物群、莱阳古生物辉煌历史、恐龙的故乡、恐龙蛋世界、多功能厅等板块,游客可以追溯莱阳地质变迁,观赏莱阳众多古生物化石。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邓涛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243751-1389534.html?mobile=1
收藏
当前推荐数:5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2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