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OA(Open Access)期刊诞生之日起,对OA的喊打声就未曾断绝过。甚至有学术单位,明确规定发表在OA期刊的成果不算工作量。
那么OA究竟是好是坏呢?这需要从期刊的运营模式说起。
学术期刊和背后的出版社都是商业性机构,以赢利为目的。赢利模式分为两种,传统模式和OA模式。传统模式的赢利,靠出版社出卖出版物的版权。学术期刊电子数据库,由读者所在单位的图书馆打包订购;或者读者根据需要下载未订购的单篇文献,然后由单位图书馆统一支付。OA模式的赢利,则靠作者支付版面费将版权买下,向全社会免费开放。
“OA模式暴利,会造成外汇流失”,其实这样的见解是比较片面的。
传统出版模式,耗费资金并不比OA模式更少。下载单篇论文,价格往往已高达30~40美元。单位打包订购电子数据库,总费用可想而知!经常遭受国外学术界诟病,被指斥“暴利”、“垄断”、“奸商书贾”的,恰恰是传统出版模式。世界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首当其冲。Elsevier逐年提高定购价格,吃相像个贪得无厌的包租公,垄断嫌疑跑不了,终于激怒了学术界。2018年,西方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集体抵制Elsevier风暴,短短几个月,联署的学者过万。大家纷纷表态“不给Elsevier投稿,不审阅其他人投给这些期刊的稿件,不参加Elsevier的任何编辑工作”。
反观OA模式,则对读者非常友好,开放无门槛,人人都可以免费阅读。这样也有助于学术成果的推广传播。而很多出版社都比较青睐OA模式,主要是因为,OA模式,赢利是直接的,实实在在的,“点击量”的直接压力小。好比健身中心卖健身卡,商家先把钱拿到手,至于你使用几次那是你的事儿。OA也是,先把钱赚到,至于阅读量高低,就先不着急了。
OA模式当然也有缺点。从商业角度分析,也好理解。首先,OA发表模式,肯定会阻挡一部分经费紧张或者舍不得掏版面费的作者,有投稿意愿的群体会更窄一些。其次,OA模式的赢利多少,取决于发表论文的篇数多少。所以,不可避免地,OA期刊的董事会或多或少都会有不限制版面数量,希望多发一些论文的倾向。当然,这背后有个博弈。期刊发文量太大,则论文的含金量不免会下降,这反过来会影响稿源的质量,导致期刊走下坡路。长期来看,杀鸡取卵不划算。所以,博弈最终还是会形成微妙的平衡。
OA期刊发文量较大,动辄一年过千,甚至形成年发文量过万的巨无霸期刊。“物以稀为贵”,论文发在OA期刊上,评价确实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不应该是绝对的、根本性的。把期刊简单划分为“OA/非OA”然后区别对待,是欠科学欠公允的评价和管理态度。
为什么对OA模式的反对之声总不绝于耳呢?其实,这主要是心理因素的缘故罢了。OA模式的出版资金需要由单位提供给作者个人支配管理的科研经费报销,而非OA模式的订阅资金则是由单位图书馆统一订购。花的是个人支配的钱,和花的是单位的钱,那心理感觉太不一样了。OA模式让人不爽也就可以理解。
其实对于大多数学者来说,并不会真的因为OA模式而使经费变得紧张以至于影响到工作。国际OA论文版面费平均一万人民币左右。一项国自科基金,直接经费50万,总要有10万出版费预算吧?够发十篇了。
OA模式也有一些变种。很多期刊,作者可以自主选择是否OA。有越来越多的作者主动选择开放成果版权,以惠及更多的读者。最有意思的是,有的OA期刊,作者可以自愿决定是否支付版面费,比如社会仿真领域内的权威期刊Journal of Artificial Societies and Social Simulation。我想,绝大多数作者都不好意思不交钱吧?真不愧是社会学名刊,堪称揣摩心理的典范!
传统出版模式也好,OA出版模式也罢,都跳不出商业出版的框框。经济学原理可以解释一切。商业行为的最终目的,就是利润最大化。所以,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无论支持或反对哪一方,都不适宜讲情怀喊高尚。
真要讲情怀讲高尚,需要彻底打破商业出版的套路。那才会是学术界真正的暴风雨式的变革。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蔡宁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213429-1219699.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