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宁
谈科研自由:也说女博士和生娃时间节点问题
2018-9-5 23:13
阅读:16858

    照理我没资格讨论生娃问题,因为反正我也不会生。

  可是最近讨论得很激烈。我也忍不住来凑个热闹,发一句言。

  什么时候生娃?我认为根本上应该取决于女博士是否已经实现了“科研自由”。

  我指的“科研自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要把它看得太高大上,太神秘莫测。理解这个概念,可以参考社会上流行的“财务自由”。

  一个人初次跨入学术之门的时候,也就是博士研究生前期,往往要经历一个非常痛苦的迷茫阶段。或老虎吃天无处下手,不知如何选题;或“兴趣颇广,心得全无”(出于《围城》);或基本读不懂文献,基本听不懂讲座;或急躁悲观,情绪低落...走出这个阶段,就实现了“科研自由”。这个阶段有些人比较长,有些人比较短,有些人虽然获得了博士学位,但毕生都没有真正走出这个阶段,实现“科研自由”。

  我读博士的时候,曾经觉得科研压力是世界上最难克服、最恐怖的事情。那时候遇到一个博士后说他觉得“科研压力为0”,我感到简直不可思议!“科研压力为0”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超越了博士生的想象。

  所谓“科研自由”,概略相当于平常所说的“具有独立科研能力”。不会太担心找不到有一定价值且能发挥自己学术专长的问题。找到了问题,能准确分析问题的难度,自己的知识水平大致能否解决。如果不能解决,需要补充知识,也会限定所补充知识的范围。最后,能判断自己成果在圈内他人眼中的相对水平。这样以来,只要付出时间,就能不断产出学术成果,在国际同行中立足,是没有悬念的。情绪上就不会再有波澜。

  平稳的科研过程,大部分时间都耗在一些纯体力活上。当你有目标,有计划,有信心,有哈数的时候,很多事情都是顺理成章的,只要做了,就能看见预期的结果。花两个月写paper,paper就能写出来而且能发。花一个月写基金申请书,一个月就能写完而且能中。实现了科研自由的人做实验,是有条不紊,不慌不忙的;不像新手,心慌慌,根本不知可能出什么结果。实现了科研自由的人读文献,是高效的;不像新手,心慌慌,不知读了是否有用。

   到这个时候,大可以生娃,而且能自己亲自带娃的同时把科研工作往前推进。

   假如没有实现科研自由,学业本身就颤颤巍巍,遇到大的外来干扰,一但停顿下来,可能就此荒废了,再也提不起来。这时假如企图带娃和学业二者兼顾,恐怕人要崩溃!有时候人的极限阈值是很低的,要当心。

   因此,女博士什么时候生娃,取决于你实现了科研自由了吗。基本上,博士生阶段,比较难。所以,应该尽量选择在工作以后,包括博士后。生就生,休产假就休产假,不会根本性影响人在事业上的进步。何况,还能享受带薪产假的福利呢。

   那么,为什么马军教授反对工作以后生娃呢?其实我理解他的想法。工作以后,精神压力往往会比读博期间小很多,像生娃这样大的干扰容易使人松懈。但这种情况之所以会发生,恐怕还是因为虽身为女博士,但并没有实现我说的“科研自由”。

   对于真正实现了科研自由的人,学术是愉悦的,成为她的存在方式。任何干扰也不会使她停下追求学问的脚步。

相关专题:女博士的生育困境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蔡宁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213429-1133056.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28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38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