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AMEF 致力于医学教育,关注大众健康

博文

超级维生素疗法和超级氢疗法学习笔记

已有 904 次阅读 2022-11-1 13:03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有关氢分子学习的笔记

已经以氢气、富氢水、富氢盐水、滴注和透析溶液的形式向动物和人类施用了氢。

假设一个60公斤的人每天喝1,000mL饱和富氢水(1.6ppm或0.8mM),人体每天消耗0.8mM的氢,预计氢浓度为0.80.8mM/(60)公斤×60%) = 0.0220.8mM(2.8%饱和=0.022毫米/0.8毫米)。因为氢在10通过呼气耗散(未公布的数据),一个人只暴露在2.8%的氢气中10分钟另一方面,当一个人被放置在2%氢环境中24小时据预测,人体内的水分将达到2%的饱和度(0.016毫米)。即使我们假设饮用含氢水后的氢浓度在10天内保持不变最小值,氢-水和2%氢气曲线下的面积为0.022毫米×1/6hrs和0.016毫米×24分别为小时。因此,2%氢气产生的氢气量应比饮用氢气水产生的氢气量高104倍或更多。此外,动物和患者通常不能饮用100%饱和氢水。如果氢浓度为饱和水平的72%,则通过饮用氢气水和2%氢气获得的峰值浓度应相同(0.022毫米×72%=0.016毫米)。然而,氢-水的效果与氢气一样,有时甚至比氢气更有效。此外,口服氢可以很容易地分布在胃、肠、肝、心和肺中,但大多在呼气时丢失。因此,动脉中的氢浓度预计非常低。然而,在大脑、脊髓、肾脏、胰腺肌肉和软骨中观察到显著的氢效应,氢通过动脉携带。

肠道细菌产生的氢气对伴刀豆球蛋白A诱导的肝炎具有保护作用

众所周知,一些肠道细菌,如大肠杆菌,可以产生大量的分子氢(H(2))。尽管H(2)的抗氧化作用已被充分证明,但本研究检查了从肠道定殖细菌中释放的H(2)是否会影响刀豆蛋白A(ConA)诱导的小鼠肝炎。全身性抗生素显著降低肝脏和肠道中的H(2)水平,同时抑制肠道细菌。根据血清中AST、ALT、TNF-α和IFN-γ的水平测定,抗生素对肠道菌群的抑制会增加ConA诱导的肝炎的严重程度,而用产生H(2)的大肠杆菌(而不是H(2)缺陷的突变大肠杆菌)重建肠道菌群会降低ConA诱导肝炎症的发生率。此外,引入H(2)显著抑制ConA刺激的脾淋巴细胞体外产生TNF-α和IFN-γ。这些结果表明,肠道细菌释放的H(2)可以抑制ConA诱导的肝脏炎症。

Kajiya M, Sato K, Silva MJB, et al. Hydrogen from intestinal bacteria is protective for Concanavalin A-induced hepatitis.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2009;386(2):316–321.

氢介导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结肠炎症的抑制

据报道,分子氢气(H2)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保护器官免受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组织损伤。为了评估其抗炎作用,我们通过向小鼠提供含有(1)葡聚糖硫酸钠(DSS)(5%)、(2)DSS(5%)和H2的水,或(3)仅在7天内随意的H2,建立了人类炎症性肠病(IBD)小鼠模型。在第7天,DSS诱导的致病性结果,包括体重减轻、结肠炎评分增加、结肠长度的致病性缩短、结肠病变中IL-12、TNF-α和IL-1β水平升高,通过向DSS溶液中添加H2而得到显著抑制。组织学分析还显示,H2显著抑制了DSS介导的结肠组织破坏并伴有巨噬细胞浸润。因此,本研究表明H2可以预防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的发展。

Kajiya M, Silva MJB, Sato K, et al. Hydrogen mediates suppression of colon inflammation induced by dextran sodium sulfate.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2009;386(1):11–15.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213094-1361811.html

上一篇:超级维生素疗法和超级氢疗法学习笔记
下一篇:6个月的富氢水摄入量对70岁及以上老年人衰老分子和表型生物标志物的影响
收藏 IP: 107.192.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18: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