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AMEF 致力于医学教育,关注大众健康

博文

硫化氢和口臭

已有 3750 次阅读 2021-12-8 02:19 |个人分类:医学知识|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硫化氢和口臭

口腔异味或口臭是由口腔、呼吸道或血液中挥发性硫化物的产生引起的。根据口臭的原始位置进行细分为口源性口臭和口外口臭。对口臭的分析方法进行评述应注意各种气味的特征。口臭还可以分为真性口臭、假性口臭和口臭恐惧症。真性口臭分为生理性口臭和病理性口臭。病理性口臭本身又分为口腔口臭和口外口臭。被诊断为假性口臭和口臭恐惧症的患者通常抱怨口腔异味其实并不存在。假性口臭可以由牙科医生来治疗,但患口臭的患者必须咨询心理专家。口腔异味可通过感官测量或气相色谱分析进行测量。感官测量是评价口腔异味最实用的方法。使用火焰光度检测器的气相色谱分析已被证明是测量口腔异味的金标准,因为其客观性和再现性而闻名。气相色谱对挥发性硫化合物具有特异性,这是口腔异味的主要原因。已经证明,口腔异味的强度与气相色谱测定的挥发性硫化物浓度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Murata, et al. 2002.)。

口腔源性口臭的部分原因是由于龈下细菌通过半胱氨酸或血清蛋白的脱硫水化释放硫化氢。口腔常见的产生硫化氢的细菌有厌氧消化球菌、普氏微球菌、柠檬酸真杆菌、牙周Centipedia Periodaii、artermidis硒单胞菌、中间普氏菌、loescheii普氏菌、,牙龈卟啉单胞菌、齿状密螺旋体和几种拟杆菌,B.forsythus等。厌氧细菌主要在舌背、唾液和牙周袋这些地方降解含硫氨基酸,产生恶臭的挥发性硫化物,尤其是硫化氢和甲硫醇。舌苔被认为是挥发性硫化物的最重要来源。

口外口臭可分为包括鼻在内的上呼吸道口臭、下呼吸道口臭和血源性口臭。血源性口臭也经常由有气味的挥发性硫化物引起,尤其是二甲基硫醚。在血源性口臭中,血液中的malodourant化合物被携带到肺部,在那里挥发并进入呼吸。血液传播口臭的潜在来源是一些系统性疾病、代谢紊乱、药物和某些食物。口外口臭约占所有口臭病例的5-10%,可能是一种严重疾病的表现,其治疗比口内口臭复杂得多。区别口内口臭和口外口臭的气味特征,气味指数、气味阈值和模拟口臭样本的使用在口臭研究中很重要(Tangerman and Winkel. 2010.)。

Tangerman和Winkel对58例患者(47例有口臭,6例有口外口臭,5例无口臭的口臭恐惧症),通过口腔呼吸感官评分测量的口内口臭程度与口腔呼吸中的VSCs硫化氢和甲硫醇浓度之间存在强烈的相关性。考虑到甲硫醇的气味指数大得多,得出结论甲硫醇是口腔内口臭的主要原因。在所有6例口外口臭病例中,口臭是由口腔和鼻腔呼吸中的二甲基硫化物水平升高引起的。他们的研究表明VSC、甲硫醇和少量硫化氢是口腔内口臭的主要原因,而二甲基硫化物是口腔外或血液传播口臭的主要原因(Tangerman and Winkel. 2007.)。

关于引起胃炎的病原体幽门螺杆菌产生硫化氢可能引起的口臭,存在争议。幽门螺杆菌可通过半胱氨酸和蛋氨酸脱水化物产生硫化氢,但根除幽门螺杆菌后,某些人改善了口臭,而另外一些人则没有改善。幽门螺杆菌分泌的大量硫化氢在胃炎期间的作用尚不清楚,但可能是细菌抵抗氧化攻击的主要因素。

参考资料:

Tangerman A and Winkel EG. Extra-oral halitosis: an overview. J Breath Res. 2010 Mar;4(1):017003.

Tangerman A and Winkel EG. Intra- and extra-oral halitosis: finding of a new form of extra-oral blood-borne halitosis caused by dimethyl sulphide. J Clin Periodontol. 2007 Sep;34(9):748-55.

Murata T, Yamaga T, Iida T, et al. Classification and examination of halitosis. Int Dent J. 2002 Jun;52 Suppl 3:181-6.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213094-1315641.html

上一篇:硫化氢与肠道炎症
下一篇:口臭
收藏 IP: 107.192.6.*| 热度|

1 王安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18: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