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AMEF 致力于医学教育,关注大众健康

博文

肠子是百病之源

已有 6112 次阅读 2021-5-13 06:42 |个人分类:医学知识|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肠子是百病之源

“所有的疾病都始于肠道(“All disease begins in the gut”)”是西方医学之父、2500年前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的一句名言。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是古希腊伯里克利时代的医生,被认为是医学史上最杰出的人物之一。他在医学领域的长期贡献在于对古希腊医学进行了革命性的变革,大力推进了临床医学的系统研究,总结了前人的医学知识,将医学确立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医学领域希波克拉底开创了疾病的系统分类,对疾病预后和临床观察的应用。希波克拉底誓言在今天还在使用。《希波克拉底誓言》是希波克拉底警诫人类的古希腊职业道德的圣典,他向医学界发出的行业道德倡议书,是从医人员入学第一课要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全社会所有职业人员言行自律的要求。

希波克拉底的这句“所有的疾病都始于肠道”的名言和中国古代医学在《黄帝内经》中提出的“粪毒入血,百病蜂起”的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更与现代医学研究提出的“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综合征”和“肠漏综合征”、内毒素血症的理论高度吻合。从中医的“粪毒入血,百病蜂起”和西医鼻祖希波克拉底的“所有疾病都是从肠道开始”体现了中西医在疾病认识上的一个交汇点。进入本世纪,国内外对肠道微生态与健康和疾病相关性的研究,更从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的角度验证着这个观点。

虽然,并非所有的疾病都是从肠道开始的。但是,近年来对肠道微生物的研究正在不断揭示出有越来越多的疾病与肠道微生物失衡、肠道防御屏障损伤(我们称之为“肠漏”)、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等存在密切的关系。现在的研究表明,多达90%的疾病可以追溯到肠道微生物群。所以我们可以有理由认为肠子的百病之源。

肠子是百病之源与我们消化道中存在的不同肠道微生物、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以及肠壁的完整性有很大关系。希波克拉底相信所有的疾病都始于肠道。消化系统出现问题是许多疾病和症状的根本原因,或者至少是一个巨大的贡献者。这也意味着所有的健康都始于肠道,所以恢复肠道健康应该是预防疾病和恢复健康的重要一步。让我们来看看我们的肠子在我们健康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1、获取能量和营养物质

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最主要的场所,将能量、生长和细胞修复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吸收到血液中。每种营养素在整体健康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任何一种营养缺乏就不可能维持体内平衡。大肠回收水分和大肠细菌为我们产生的重要营养物质,如短链脂肪酸和维生素。

2、提供保护

肠子把我们的身体和外界隔离。从医学角度看肠子里边不属于我们的身体,是我们身体之外的环境。肠子有复杂和完整的保护机制,为我们的身体提供多重保护,有物理保护、化学保护、生物保护。肠子还是我们身体最大的免疫器官。我们身体中70%-80%的免疫功能来自肠子。肠子的防御系统对我们的健康很重要。防止随着食物进入肠子的外来有害物质进入身体内。

当我们吃发炎性食物或有慢性压力时,它会触发肠壁的炎症和免疫反应,引起肠道发炎。炎症会增加肠道通透性,导致肠道渗漏、内毒素血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3、容纳微生物群

肠子内的微生物群落很像地球的生态系统,细菌在我们的肠子生活,彼此内相互作用和人体共生。这些细菌在增强免疫力、保持消化系统平稳运行、平衡荷尔蒙和保持大脑正常工作方面发挥作用。微生物群还可以帮助预防和抵抗。我们的肠子不仅容纳这些微生物生活,在我们的一生中,还不断帮助塑造这些微生物群。我们吃的食物、药物、酒精、睡眠方式、压力水平、健康状态和疾病等都影响厂子里微生物的组成和他们生活的区间。拥有适当的微生物平衡作为你的微生物群的一部分可以保持我们的健康。多年来吃促发炎的、非有机的、加工过的、营养不良的、空热量的食物对身体造成了损害,导致了许多从未困扰我们祖先的现代慢性病。

4、调节身体机能状态的新陈代谢

肠子是最大的内分泌器官,产生包括血清素在内的100多种激素和其他神经递质。肠子还有最丰富的神经支配,并直接与大脑相连。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参与调节身体的生理的新陈代谢。肠子了居住的友好细菌也可以帮助管理神经递质的活动,这使他们成为天然的抗抑郁剂和抗焦虑的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213094-1286267.html

上一篇:有关肠子的几个事实
下一篇:认识我们的肠子
收藏 IP: 107.192.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17: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