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AMEF 致力于医学教育,关注大众健康

博文

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吸收不良

已有 2131 次阅读 2021-5-11 21:55 |个人分类:医学知识|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吸收不良

消化完成后,会产生许多简单的小分子营养物质,这些营养分子必须经过血液或淋巴从胃肠道吸收的过程,才能被全身的细胞利用。大约95%的营养分子被小肠吸收,大多数营养分子的吸收发生在空肠。一些物质被胃和大肠吸收。水在这两个器官中都被吸收,一些矿物质和维生素被大肠吸收。铁在十二指肠被吸收,维生素B12被回肠吸收。营养分子在小肠被吸收后,被运送到身体的其他部位进行储存或进一步的化学修饰。例如,氨基酸被运送到肝脏用于蛋白质合成。

位于小肠的上皮组织专门用于吸收。它有许多皱褶,被绒毛和微绒毛覆盖,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吸收表面积。每根绒毛的表面都有一个毛细血管网和称为乳突的细淋巴管。绒毛上皮细胞的薄层将营养物质从小肠腔输送到这些毛细血管和乳汁中。血液中的毛细血管吸收了大部分的分子,包括单糖、氨基酸、甘油、盐和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C和许多维生素B)。乳汁中的淋巴吸收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和K)。

小肠吸收的碳水化合物有三种:葡萄糖、半乳糖和果糖。葡萄糖和半乳糖通过钠-葡萄糖共转运体(SGLT1)与钠离子一起通过根尖膜吸收。葡萄糖和半乳糖通过GLUT2受体穿过基底外侧膜进入血液。果糖通过GLUT5促进扩散进入细胞,并通过GLUT2受体运输到血液中。

氨基酸通过钠协同转运体被吸收,其机制与单糖类似。然后它们通过促进扩散穿过基底外侧膜。氨基酸和转运体一旦在细胞内被吸收和转运。

脂类消化后的产物在根尖膜释放并扩散到肠上皮细胞。在细胞内,产物被重新酯化,形成最初的脂质、甘油三酯、胆固醇和磷脂。脂质被包装在载脂蛋白内形成乳糜微粒。乳糜微粒太大而不能进入循环,所以它们通过乳糜进入淋巴系统。

正常情况下,人体胃肠道以显著的效率消化和吸收膳食营养素。典型西方饮食,成人一天摄入大约100克脂肪、400克碳水化合物、100克蛋白质、2升液体,以及所需的钠、钾、氯化物、钙、维生素和其他元素,胰腺分泌物会在肠内容物中额外添加7-8升含蛋白质、脂质和电解质的液体。通过小肠和大肠,粪便中的脂肪含量不到8克,氮含量不到1-2克,Na+、K+、Cl-、HCO3-、Ca2+或Mg2+的含量都不到20 mmol,小肠和大肠的粪便中的脂肪含量低于200克。

2、消化和吸收不良

消化和吸收分为三个阶段:1)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腔内水解通过胆汁盐促进脂肪在这一阶段的溶解;2)刷状缘酶消化和最终产物的吸收;和3)营养物质的淋巴转运。当第一阶段受损是消化不良。第二和三阶段受损是吸收不良。

吸收不良是指胃肠道(通常是小肠)无法从饮食中吸收一种或多种物质。这通常是由于小肠黏膜的某些缺陷或损伤造成的,而小肠的大部分营养物质都是在这里吸收的。吸收不良可影响大量营养素(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微量营养素(如维生素、矿物质),或两者兼而有之,导致粪便排泄过多、营养不足和胃肠道症状。吸收不良可能是面性的吸收不良,几乎所有营养素的吸收受损。也可能是部分吸收不良,只有特定的营养素吸收不良。

胰酶(脂肪酶和大肠杆菌酶)将长链甘油三酯分解为脂肪酸和单甘酯,与胆汁酸和磷脂结合形成胶束,穿过空肠肠细胞。吸收的脂肪酸被重新合成并与蛋白质、胆固醇和磷脂结合形成乳糜微粒,这些乳糜微粒由淋巴系统运输。中链甘油三酯直接被吸收。未被吸收的脂肪会截留脂溶性维生素(A,D,E,K)和一些矿物质,导致缺乏。细菌过度生长会导致胆汁盐的解结合和脱羟基,从而限制脂肪的吸收。未被吸收的胆盐刺激结肠分泌水分,引起腹泻。

氢和甲烷呼气实验诊断消化不良的机理就是根据结肠中的细菌能够消化并利用糖和碳水化合物作为食物。当厌氧菌消化糖和碳水化合物时,它们会将一些糖和碳水化合物转化为气体,最常见的是氢气。它们还可能产生并释放到结肠中的其他物质,包括导致结肠分泌水分和腹泻的化学物质。气体产生的多少与到达结肠的碳水化合物数量和结肠细菌的活性有关。正常情况,只有很少的糖或碳水化合物到达结肠,产生的少量气体和其他物质不会引起问题。当小肠吸收障碍,就会有大量的糖或碳水化合物到达结肠,因为它们没有被小肠消化和吸收,结肠中就会形成大量的气体和物质。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213094-1286068.html

上一篇:消化吸收和消化不良
下一篇:吸收不良相关疾病
收藏 IP: 107.192.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06: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