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层大学,取消帽子
科学网链接地址: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00905-1388487.html
许久前,我收到一份“针对年轻人的报纸”的邀请,让我谈谈“如何能让年轻人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坐得住冷板凳”。我没敢接那个邀请,因为目前的情形是:几乎没有人能坐得住冷板凳的。
1、这里先举几个例子吧。
(略)
2、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分层大学,取消帽子。
用现有的“填表法”和“指标法”定量地管理三流大学,那是可行的。定量管理,自然就数字挂帅了。数字管理,简单明了,还可以防止老师们躺平。总之,不得不这样的。
但是,很好的大学却不能这样办的。这里的研究者需要更宽松的学术环境,研究者是在好奇心驱动下自由发展的。例如,诺奖的历史显示:没有一个诺奖的科学发现不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实现的。
我(冯兆东)的建议是:“分层大学”和“取消帽子”
一流大学按美国的Super Universities(如哈佛、普林斯顿、麻省理工、加州理工等)的标准去招揽人才,去吸引人才。并按他们的方式去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我们办的如此大学有义务与世界上最好的大学竞争“世界级的科学影响力”。那样呢,我们的最好大学才算是替我们刷到了“世界级的存在感”啦。如果能在不远的将来办5-10所这样的大学,那算是万福了(万福了)。在这样的大学里,自然无需用“帽子”去吸引人啦,因为每个人都相当于被“帽子”啦。
下一个层次的大学呢,争取在不远的将来办成清华北大的目前状态:人才济济、环境宽松,无需每天围着“双一流”和“争取学科评估的升级”的口号去累死累活的。学者们既可以自由发挥,也可以组团攻关。在这样的大学里,每个人(教师)也都是被精心选拔的,都相当于被“帽子”啦,所以也无需用“帽子”去吸引人啦。
在那些需要被“数字管理”的大学里,可以将教师待遇的“内部差异”拉得稍微大一些,以便一些有前景的研究方向能吸引到能人,以便大学有可能上一个层次。但是呢,不应该用“帽子”的办法搞得“贫富悬殊”和“人心不安”(无帽子的和有帽子的人都人心不安),完全不应该的。
至于那些不需要做研究的大学(例如,末流的三流大学及四流大学以及之后的大学),不要将研究和发表作为晋升条件。这里的教师们需要通过参加培训和学术会议来及时地更新他们的知识的。在这样的大学里,更没有必要设置“帽子”啦。
总之:“分层大学”是为了让不同类别的大学行使自己“被社会期望”的功能;“取消帽子”是为了营造一个能坐得住冷板凳的“局部环境”。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9-8 03: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