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好课题?
最近看到徐耀老师的博文《读后感》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3939-1323931.html,说道:“中国的基础研究就是一个大大的困局,真正的科学理论无人问津,真正的应用科学也无人问津,这就是为何巨额的科研经费投下去却连个水花都打不出来。面对发达国家对高技术设备和先进材料日益收紧的出口限制,我们的产业升级却面临如此大的难题,这就是党中央十分担心的问题”,心有戚戚:一边是大量科研经费打了水漂,一边是卡脖子越来越严峻,怎能不令人担忧?
如何提高国家经费使用效率,使纳税人钱得到有效使用,而不要打水漂,这就涉及如何识别好课题?
1.识别包装
跟风课题都是依葫芦画瓢,人家怎么做咱也怎么做。外国人发现了细胞凋亡,咱就用细胞凋亡研究肺炎、肝炎,胃炎、肠炎,反正炎症多得很;他人研究了炎症,咱研究哮喘。他人研究了哮喘,咱研究糖尿病,反正疾病也是多得很。他人研究了疾病,咱研究药物诱导肺癌细胞凋亡,反正药物又是多得很。这样的排列组合简直无穷无尽。我曾在“科学网基金频道”(http://fund.sciencenet.cn)查询2018年中标课题,“凋亡”中标450项,累计金额17269万元。1965年澳大利亚科学家Kerr发现了凋亡现象,经过50多年的研究,已经将凋亡研究了个底朝天。可是2018年,我国最高层次的研究竟然资助了1亿7千万多元,这些钱基本都打了水漂。跟风价值不大,可有可无,投入再多的经费也是打水漂。这样的课题本来应该枪毙,但却大量中标了,这就是怪事了。为什么这样的课题会中标,其中原因之一是包装。在百度输入“**基金申报技巧”“**基金申报策略”“**基金申报经验”等等,传授申报包装的经验的讲座博文琳琅满目眼花缭乱。人靠衣服马靠鞍,本来不怎么好看,经过包装就光鲜华丽了。经过包装,本来毫无价值的跟风课题一个一个荣登大榜。实际上,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剥开了包装就是跟风而已,毫无资助意义。
2.识别科学问题和科学方法
我们经常说科学问题,科学问题有大有小。大的意义十分重大,小的没有多大意义。如何识别重大科学问题?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是个重大科学问题,因为这个课题涉及到二个科学问题:第一自交植物是否有杂交优势;第二杂交水稻如果成功可以带来水稻增产,可以解决吃饭问题,意义重大。也就是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实验无论从理论和结果都是重大科学问题。但小问题意义不大,可有可无。从理论和结果可以识别一个课题是否重要。
对于科学研究来说,科学方法也非常重要,以至于重大的科学方法常常会受到诺贝尔奖的青睐。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真锅淑郎、克劳斯·哈塞尔曼和乔治·帕里西以表彰对地球气候的物理建模、量化变化和可靠地预测全球变暖。2021诺贝尔化学奖颁给本亚明·利斯特和戴维·麦克米伦,以表彰他们在不对称有机催化研究方面的进展。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颁发给埃玛纽埃勒·沙尔庞捷和珍妮弗·道德纳以表彰她们开发出一种基因组编辑方法。再往前就更多了,由此可见,科学方法是多么重要。关键是和问题一样,科学方法也有大有小。重大科学方法可以获得诺贝尔奖,而小的科学方法其意义很小,如何识别科学方法重大与否?我们也可以从其带来结果加以推测。例如crispr/cas9,从改变生物性状到抗虫害作物,再到治疗各类遗传疾病等等都具有强大功效。但应用人家发明的技术来做研究的课题就是跟风,应该严格限制了。
3.识别本质
与科学问题和科学方法相比,我们对系统并不是很熟悉。其实系统远比问题和方法重要。系统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奠基作用,有了系统这个基础,科学发现和科学发明的大厦将会矗立起来。就像windows操作系统一样,其它软件可以借助这个系统运行。科学研究的操作系统也具有这样的功能,使得新发现新方法得以实现。
上世纪60年代初,Sydney Brenner认识到发育和神经系统需要一种合适的“系统”,不久他获得了秀丽隐杆线虫,对此开展深入不懈的研究。10年后的1974年Brenner才发表第一篇相关论文The Genetics of Caenorhabditis elegans。此后,Sulston通过活体观察线虫的胚胎发育和细胞迁移途径,于1983年完成线虫从受精卵到成体的细胞谱系,是发育生物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性的发现,随后秀丽线虫在胚胎发育、细胞凋亡、行为与神经生物学等方面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Brenner,Sulston和Horvitz因在线虫的遗传与发育方面的成就,获得2002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1998年Fire建立了秀丽线虫RNA干扰技术,2006年Fire和Mello因此而获得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坎德尔应用海兔这个系统在记忆储存的神经机制研究中做出重大贡献,于2000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丽塔·列维·蒙塔尔奇尼应用鸡胚这个系统研究神经生长因子而做出突出贡献,1986年和斯坦利·科恩(发现表皮生长因子)共享诺贝尔医学奖。
ontology是隐藏在表象后面的本质,世界上事物纷繁复杂,但在这些复杂表面现象后面具有一种支配因素和力量,这种本质东西是科学研究追求目的。ontology是本体、本原、源头,这个层次的研究所获得的诺贝尔奖不是一个,而是一连串。遗传本质是DNA这一发现带来了一系列的诺贝尔奖:Beadlr G.W.Tatum E.L.Ederberg J.L.Ochoa S..Kornberg A.Watson J.D.Crick F.H.C.Wilkins M.Jacob M. F.Monod J.Lwoff A.Rous F.P.Holley R.W.Nirenberg M.W.Khorana H.G.Hershey A.Elbruck M.D.Luria S.Dulbecco R.D.Temin H等等等等。
感染性疾病本质是微生物的发现同样带来了一系列诺贝尔奖: 巴斯德、罗斯、柯赫、巴里·马歇尔、罗宾·沃伦、蒙塔尼耶等等,如果加上抗微生物药物发现者更是一大串了:弗莱明、多马克、瓦克斯曼、屠呦呦等等。
操作系统和ontology的研究课题都是科学本质方面的课题,都应予以优先资助。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王庆浩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184431-1324177.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