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昕升
茶文化遗产研究的一部力作——《江苏茶文化遗产调查研究》评介
2014-8-9 09:39
阅读:3687

茶文化是中国农业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是农业遗产中具有中华民族烙印,并能强烈展现中国文化精髓的重要遗产资源。茶文化诞生在先秦时期,巴蜀是中国茶业和茶文化的摇篮。弗兰克林·哈瑞姆·金(F·H·king)在其著作《farmers of forty centuries中认为茶业是中国的伟大产业,与蚕桑业的重要性并驾齐驱,他当时就认为中国的茶文化约有2700年的历史了。

虽然目前对茶文化遗产研究较多,但多是针对茶文化遗产的某一方面的内容,从整体上探讨茶文化遗产的研究尚无;且局限于茶文化的视角,没有从农业遗产角度探讨茶文化,未能把茶文化与农业遗产的研究结合起来;此外,江苏作为继巴蜀之后最早形成茶文化遗产的省份之一,对其的研究也略显不足,亟需对江苏茶文化遗产进行全面且深入的调查研究。

在这样的背景下,长期从事茶文化遗产研究、农业遗产研究的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的刘馨秋副教授和王思明教授,在2013年3月,由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出版了《江苏茶文化遗产调查研究》,是茶文化遗产研究的一部力作。全书31万余字,由两大部分共八章构成,第一部分是从绪论到第七章,这一部分叙述的是江苏茶文化遗产的分类及各类遗产资源研究,在对江苏茶文化遗产总体情况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将江苏茶文化遗产划分为特产类、遗址类、景观类、文献类、技术类、民俗文化类6个主要类型,每个类型作为一个章节,在每个类型的特产资源中选取典型代表进行考证;第二部分是第八章,首先对江苏茶文化遗产的现存状态进行调查,然后探讨其特点和价值,最后提出江苏茶文化遗产活态保护与传承的可行性建议。

(一)视角独特,方法创新

该书采用茶文化与农业遗产研究相结合的视角,通过茶文化遗产研究反映出了茶文化和农业遗产之间的密切联系,为茶文化未来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对茶文化遗产的研究形成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整体框架,以农业遗产研究为主线,从整体上探讨茶文化遗产,把握江苏茶文化遗产的整体脉络,通过著者原创的表1-5江苏茶文化遗产分类与典型代表(第29-30页)、表8-1江苏茶文化遗产现状调查(第228-229页)等就可以看出,根据农业遗产的分类标准并结合茶文化遗产的自身特点,在6大类型下,又划分出14个基本分类和47项主要典型代表,这是国内首创,正是在这样的研究框架和线索下,茶文化遗产的研究既有别于农业遗产中某一内容的概括性研究,又不同于单纯从茶文化角度的描述。

该书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在展示江苏茶文化遗产全貌的同时,突出体现了江苏的茶文化遗产的“地域文化”和“本土文化”,避免了以往研究中将各地茶文化遗产杂糅在一起的弊端,有利于推动江苏茶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第八章根据江苏的具体情况总结出种类多样、内容丰富、分布集中、重叠性强等特点(第236-238页),并提出了针对江苏的发展建议。江苏茶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为其他省份开展茶文化研究工作提供了参照实例。

著者还借助了历史地理学中的地理信息系统(GIS)研究方法(如第31页、33页、54页等),通用数字历史地图为基础结合与农业相关的历史信息研制专题地图,这在茶文化遗产研究中尚属少见但前景广阔。并且用量化的方法,统计得出江苏茶文化遗产资源主要集中在无锡和苏州,约占遗产资源总量的60%,其次是南京(15%)、扬州(11%)、扬州(6%),镇江和常州均为4%(第31页)。

(二)深入浅出,内容丰富

该书堪称江苏茶文化遗产的百科全书,开篇就系统梳理了江苏茶业发展的历史,将其划分为五个时期阶段(第16-29页),在对江苏茶文化遗产历史有了整体的把握的基础上,继而用全书十分之七的篇幅重点调查了各类江苏茶文化遗产,涵盖了所有典型代表。仅以苏州为例,其茶文化遗产资源就列举了水月茶、虎丘茶、虎丘石泉、无碍泉、七宝泉、六品泉、阊门茶行茶市、洞庭山茶果间作生态茶园、碧螺春茶及其制作技术、天池差及其制作技术、苏帮茶点制作技术、阿婆茶、元宝茶、千灯跳板茶等,在该书均有详细说明。

该书的一大亮点就是著者整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涉及大量茶书、农书、医书、本草书、文人笔记、类书、丛书、地方志、档案、期刊、报纸、专著、田野调查资料等,尤其是著者多次实地考察重要遗址遗存,获得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并对史料进行反复的验证和确认。在严谨而丰富的资料支撑下,对遗产资源进行全面精确的选择。以江苏传统制茶技术为例,具代表性的有唐代宜兴阳羡茶制作技术、元代宜兴金字末茶制作技术、明代宜兴岕茶制作技术、清代苏州洞庭山碧螺春茶制作技术、近代连云港云雾茶制作技术、当代南京雨花茶制作技术、当代宜兴阳羡雪芽茶制作技术(第114-124页),著者分门别类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填补了研究空白。

该书采用了大量的图片,这些图片多是著者实地考察的成果,图文并茂,让读者一目了然,增加了本书的可读性、趣味性,也更加直观的说明了问题。

(三)观点新颖,见解独到

著者在开篇即指出,产茶地可以是最早的饮茶地,但产茶地和饮茶地不一定是饮茶文化的发祥地,饮茶文化的形成需要社会发展至一定程度才能实现(第17页),这与传统的产茶地、饮茶地与茶文化发祥地三位一体的观点有很大不同。著者还根据《广雅》等资料的记载,判定三国时期制茶技术和饮茶方法已经从巴蜀传播至中下游的荆楚、吴越地区(第17页)。

以往茶文化研究虽然对贡茶涉及较多,但对官方直接管理的贡茶场所——贡焙研究不多。著者大篇幅的介绍了宜兴唐代贡焙、扬州宋代贡焙(第55-62页),而且专门总结了贡焙遗产的特点和价值,即官方管理,有利于茶产业发展;知名度高,有利于茶与文化的相互渗透;史料记载详实、保存相对完整,为遗址复原工程提供依据;历史悠久,有利于品牌建设;内容丰富,为旅游开发提供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第242-244页),改变了以往茶文化研究不重视贡焙遗产的观点。

传统制茶技术具有重要的传承价值,著者将传承价值分为地域文化传承和历史文化传承(第245-246页),是一种创造性的提法,更加突出了茶文化的地域特征。地域文化传承影响颇深,如江苏历史名茶的制作技术和工艺演变中蕴涵了地域文化元素和内涵,又如宋元时期,其他地区仍限于团饼茶生产时,江苏率先完成了向芽茶方向的转变,创造出多种优秀的芽茶品种,明代工艺更加先进,炒青、蒸青技术均达到传统制茶工艺的最高水平。

    不过该书仍有小的缺憾,比如参考文献中的历史文献类多是来源于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一些文献已经存在点校本或注释本,可以相应的进行参照;文献类文化遗产中虽然列举了大量与茶文化遗产有关的方志,但本书中对其的引用却不多,可以更加充分的利用。但瑕不掩瑜,该书的出版,必将为茶文化研究的未来发展开创一个全新的推进思路。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李昕升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183006-818244.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上一篇
当前推荐数:3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5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