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琼
备英语文化课的苦恼
2014-11-4 17:10
阅读:3192

每到周二我要备课就有点头大,因为我教的文化课对学生阅读量的要求很大,难备。此刻我无比期待我上的是语法课,那样再枯燥乏味也不是我的错。绞尽脑汁设计活动,involve他们,可大部分学生课后没有配合做大量的阅读,就让这门课变得无比的无聊和无奈。我觉得我课堂上再怎么手舞足蹈、考核再怎么严厉,都难以激起他们阅读的兴趣,这是最大的悲哀。

我也知道现在新媒体时代了,长篇文章的阅读已经不流行了,但文字里面那么多有意思的历史和文化他们怎么就能忍住不被吸引进去呢?

现在总是提倡交互式教学,动不动就有人拿国外的大学课堂活跃讨论气氛来说事,只是似乎很多人都忽略掉国外课堂活跃讨论背后的大量阅读。现在要我设计问题让他们讨论容易,搞个group activitity也不难,安排个performance我也还能handle得自如,难的是没有课后阅读的讨论总就是一盘冷饭反复炒,没什么长进。真实体会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意义。

我读大学时候中国英语教学总是被诟病哑巴英语,现在不哑巴了,但似乎变成盲人了,不知道哪种教育更失败。那时候我们的英语教学就是最老土的语法翻译法,上精读、泛读等这些课都是老师叫一个人起来读一段,另外一个人翻译,时不时还听写下单词。大二了口语课还是练can i borrow your pencile box?够哑巴的,可现在不还是可以沟通无障碍地教学、参与学术活动。倒是现在的学生,每个人都能来个几分钟很溜的口语,语音语调也比我们那会帅多了,可是要让他讲超过十分钟,那就开始有点为难了。

注重口语的英语教学在我看来真有点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阅读是输入,阅读基础打好了,保证了输入量,口语作为输出是可以突击的,但阅读基础没了,输出就变得很炫也很玄。

这个话题很多内容想说,但似乎一下千头万绪纠不清楚。我要是有个魔术棒,点一下我学生们就欢天喜地地去阅读就好了。

现在的英语教学模式学了国外的皮毛,没把阅读量的里子拿过来。就跟我们天天喊叫的其他各种改革一样,像tenure track只是将对教师论文发表的要求不断提高,其他的配套条件,如学术氛围、学术资源、学术自由度、办公条件、工作量等等却是没一个匹配的。那结果就是英语教学一个样,口语听起来很帅,实际上,不想做评论。。。

似乎扯得有点远了,广州又灰霾了。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张艺琼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179982-841058.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6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