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海良
愁,愁白头,又一个美国来的研究生不读了 精选
2016-2-17 08:50
阅读:17603

愁,愁白头,又一个美国来的研究生不读了

前些天写一篇《不要文凭又如何,人家现在活得都很好 》,很多人没有理解我文章的真实目的。这年头,国内不少高校研究生由于压力大,选择轻生。在这种背景下,我给出的建议是如果要用生命作为代价换取一个学位证书,那是大大的不值的。一个人,好好活着就已经有了很多本钱。家里有老人的朋友肯定知道,那些老人去医院一次,可能就要花个几万、几十万,无非就是多活一些年。

话说春节一过,大学里面第一件热闹的事情就是研究生双向选择。前几天看新闻,有不少省份的研究生考试成绩已经可以查询了,对照一下往年的成绩,不少人该准备好好复习准备参加面试了。对于老师而言,又要张开怀抱,选择一些志同道合者一起共同奋斗若干年。说到这,我们学院某课题组一位老师最近遇到了一件烦心事,一个来自美国的研究生辞职不读了。

这个博士生奖学金是课题给的。然而,他在学校新年长假期间,回美国休假并找到了一个工作,思考再三,他在这学期开学后告诉了这位老师,他不读了。一个礼拜后,就又飞回美国去了。说实话,在国外读博士的人,很多人也是把博士岗位当做一个过渡岗位,如果找到好工作,对不起,我走了。如果找不到工作,就继续干着,反正多干一天多拿一天奖学金。然而,对于老师而言,则不是了。现在钱花了,人来了,人又走了,但是活没有出来,剩下工作这么多。怎么办,导师看着办,要么让别的学生多干一点活,要么自己动手做。愁,愁白头!看看大学校园里面的老师们,要么是头发特别少,要么是头发特别白。在研究生主动放弃学位这一件事情,导师绝对是弱势群体,而且无招可施。我个人感觉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挑选研究生的时候,要有孙悟空的火眼金星,尽可能挑选能够踏踏实实在这里做研究的人员。否则,好不容易申请一个课题,如果招来的学生不好好做,几年下来,原本自己开辟了一片肥沃的庄稼地,到头来却是长满了野草,或者变得寸草不生。

双向选择,导师找学生要注意,研究生找导师也是要注意。导师招不到好的学生,大不了苦两年到三年。而学生没有找到合适的导师,可能就要苦三年或者10年了。前几年,我写过一些关于研究生找导师的建议,包括《选一个有眼界的导师》,虽然很多年过去了,我觉得这样的博文依然值得即将开展双向选择的研究生好好读读。当然,又是新的一年,今天我提出的建议是找一个适合自己“性格”的导师,而这一点,就不只是要和导师交流,看导师的网页,更要找几个师兄师姐打听打听。

导师的性格有很多种,而导师性格决定着他实验室、团队的建设状况,以及研究生的生活学习经历。有一类导师,对团队里面就是一言堂,每一个学生都要按照导师的规划去做事。这样的导师,对于主动性较差的学生还是非常适合的。导师会告诉你下一个星期要准备什么、要做什么、要怎样做等。学生只需要按部就班完成就可以。几年下来,成果应该也会不少。因为这样的导师是非常“自负”型的导师,没有几把刷子是不会这样的。通常情况下,很多名校里面名气特别大但是又没有行政职位的老师,可能就是这样的人,他们视学术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有一类导师,对于团队而言就是散养,每一个学生都是按照学生自己的想法去做事。这样的导师,对于主动性极强、基础非常好的学生是非常适合的。在他的团队里面,导师能够做的就是经费上的支持,或者做事情时给予一定的建议。至于要做什么,要怎样做,中间的事情,他可能完全不管。他们会认为不管是这种方法还是别的方法,能够做出成果就是好方法。这样的人,可能是功成名就之人,担任的职务多如牛毛,没有时间管学生。一类是即将退休之人,心已去,科研是年轻人的事情。有一类导师,对于团队而言是大家商量着办,和学生可能会情如兄弟姐妹。这样的导师,对于将来想读博士的硕士生而言,是非常适合的。这样的导师,可能自己经验不足,刚刚开始研究生,但他还是有一定的上进心,希望把团队发展好,做出一些成绩来。也因此,他们会相信研究生的建议,同时一起奋斗。跟着这样的导师,应该有机会把基础打扎实,学到很多的研究方法。对于将来读博士的人员而言,是相当不错的选择。还有一类导师,自己属于混日子型,他们也不知道干什么好,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要想法没想法,至于招学生,可能就是因为指标还在,这时候,学生就需要慎重考虑……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喻海良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17889-956687.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38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32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