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晓英
人才分为两种基本类型 精选
2010-11-23 00:58
阅读:14362
标签:思维, 人才, 学习, 神经

人才分为两种基本类型

经过多年的观察和研究,我最终认定,人才可以划分为两种最基本的类型,一种是学习型人才,一种是思维型人才。

为什么有这种划分,其实我觉得这里面很复杂,归根结底是和神经系统的特点有密切的关系。

学习型人才就其本质来说是“输入神经元”发达的人,但是他们的运动神经元,即输出神经元并不发达,他们的输入神经元上的树突和轴突远远比输出神经元上的树突和轴突发达。而思维型人才就其本质来说是“输出神经元”发达的人他们的运动神经元,即输出神经元非常发达,但是往往感觉神经很不发达。

学习型人才其实质是保守型人才,他们的发展前景是维持现状;而思维型人才其实质是创造性人才,他们的发展前景是破坏现状,创造新世界。

我们国家的教育体制的最大缺点不是别的,就是大量扼杀思维型人才,而学习型人才数量过于庞大,这是我们应试教育的必然结果。这种状况的出现的原因来自于人才自身的特点,学习型人才感觉神经敏感而且发达,而且善于把自己的学习内容回馈到感觉神经,短期记忆能力超强,但是运动神经系统不发达,只喜欢学习不喜欢思考。而思考型人才热爱运动,热爱思考,常常因为不自觉的思考注意力不集中于外界事物,感觉神经不敏感,甚至退化。由于经常性思考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对于其它事物不敢兴趣,不在意,所以偏科现象非常严重,有一两门课程非常好,但是他本人不敢兴趣的科目非常差,而且思考型人才的这种不感兴趣就学不好的特点导致他们很不善于考试,应试能力极差。

钱学森大师去年故去了,著名的钱学森质问在中国知识分子中间产生了极大反响,人们都在思考。其实就根本原因来说是中国的国考把90%的思考型人才去除了。这是我们国家创新型人才匮乏的根本原因,也是我们教育的根本悲哀。

假如学习型人才我们记为A型人才,思考型人才我们记为B型人才,那么根据统计原理,中间型人才就是AB型人才。如果更加详细的划分,那么人才可以分为以下几种:AAAA型、AAAB型、AABB型、ABBB型、和BBBB型五种,我们的国考基本上把99%以上的BBBB型去除了,把50%ABBB型人才弄到了二流院校,而把AAAA型、AAAB型人才招收进了重点大学。这样,我们在科研上面的危机一直存在就是必然的。因为我们的国考把绝大多数思考性人才扫地出门了。

这是有实际的事实为依据的,以1977-2008年我国各地区高考状元为例,由中国校友会网、《大学》杂志和21世纪人才报等联合编制完成《1999-2007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报告对1977-2008年我国各地区高考状元的求学和职业等状况展开调查研究。总共调查到的高考状元有1120多人,报告显示,恢复高考32年来,高考状元“阴盛阳衰”趋势日益明显,理科状元阵地男性尚能坚守,文科状元阵地已是女性天下全国高考理科状元中,1977-1998年,男状元占绝对优势,女状元不到1/31999-2008年,男状元还处于领先优势,约占63.48%,可以说,男性仅坚守着理科状元的阵地。全国高考文科状元中,1977-1998年,男状元仍占优势,约占53%,女状元约占47%,女状元勉强与男状元“平分天下”。而1999-2008年,女状元已处于明显的领先地位,约占66.24%,可见大学扩招后的十年来,全国高考文科状元已是女性的天下;北大和清华是高考状元就读“首选”,经济管理专业成状元“最爱”;早期高考状元毕业后“能见度”偏低,状元毕业后职业发展较少“出类拔萃”,职业成就远低“社会预期”。在课题组以往调查的我国各类杰出人才(两院院士、杰出社会科学家、企业家政治家)中,男性仍占据绝对的优势,女性的比例均不到5%,甚至更低。由此可见,高考状元中至少有90%是学习型人才,而不是思维型人才,这和实践中女性善于感官而不善于运动的结果是一致的。

但是笔者在23年前读过的一本书《若贝尔奖金获得者传(1901——1920)》中的科学家却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使得我20多年来一直不能忘怀。这里面记载的70多位科学家和20多位文学家多数是AABB型、ABBB型和BBBB型人才,少数是AAAB型,AAAA型基本没有。比如大师级科学家牛顿和爱因斯坦,都是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但是他们都是典型的BBBB型人才,爱因斯坦上过两次大学都不是名牌,而圣地亚哥.拉蒙..卡哈(Santiago.Ramon.Y.Cajal)也是典型的BBBB型人才;范德瓦耳斯(Johanness.D.Van der waals)、威廉.维恩(Wilhelm.wien)、威廉.奥斯特瓦尔德(F.Wilhelm.Ostwald)、维克多.格林尼亚(Victor.Griglia)是ABBB型人才;而亨德里克..洛伦兹(Hendrik.A.Lorents),玛丽.居里(Maric Curie)、尼尔斯.达伦(Nils.G.Dalen)、马克斯..劳厄(Max.F.Von Laue)、欧内斯特.卢瑟福(Ernest.Rutherford)是AABB型人才,约瑟夫.约翰.汤姆森(Joseph.John.Thpmson)、加布里埃尔.李普曼(Gabriel.Lippmann)、奥托.瓦拉赫(Otto.Wallach)、保尔.萨巴蒂埃(Paul.Sabatier)是AAAB型人才。以上列举的伟人都是比较典型的示例,其它科学家和中以思考型人才居多。

当然,在研究中我也发现,思考型人才在政治、思想、科学理论、文学、物理、化学、管理、经济、社会等领域居多,而在生物、医学、技术、植物和动物等领域,以学习型人才居多,这种区别恰恰是这些学科的特点自身决定的,但是伟大的人基本没有AAAA型人才。而中国大学中纯粹的AAAA型人才太多。

在我的大学同学中,学习型人才是多数,这些人才到目前为止有成就的很少。有一个典型的特点是他们考研究生很容易,但是研究生完了去搞什么研究却很迷茫,不知道干什么。我自以为我是ABBB型人才类型(如果能够上一个人才的话),我学习在小学似乎不错,但是到了中学和强者比较一直是上游的末位,学习中数学、地理基本不费力就能考高分,而物理、化学、政治尽管学习很好,但是从来没有得过高分(尤其是政治,我自己觉得我是天才,但是常常是中间水平的试卷),出现学习的自我感觉和考分脱节现象,而英语和生物最差,一直没有感觉(一直到了现在)。和我的大学同学比较,我是典型的思考型人才,我的思考范围广,毕业16年一直在思考,其中不乏独创性见解。而我的几个博士同学却一直表现平平,既没有思考的动力,也没有思考的方向,也没有很好的论文出世,但是他们每次考试总是高分。在中国的科技界不乏我的同学这样的人才(当然也有几个表现杰出)。

把人才划分为学习型人才和思维型人才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着坚实的“神经学”基础。人们知道神经系统分为感觉神经(输入神经),联络神经元(中枢神经)和运动神经(输出神经)三部分,人们通常把感觉神经传入的信息经过联络神经元处理和传递以后,向运动神经元发出动作命令,完成一个完整反射弧。而丘脑是感觉传导的换元接替站,下丘脑是植物神经换元接替站,是较高级的调节内脏活动的中枢,调节体温、摄食行为、水平衡、内分泌、情绪反应、生物节律等重要生理过程。神经冲动通过在丘脑换元才把神经冲动传入大脑。这说明思考和感觉是两类不同的神经元完成的,而两个神经元之间信息的传递决定于轴突。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胞体是神经元代谢和营养的中心,能进行蛋白质的合成;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树突较短,一个神经元常有多个树突,轴突较长,一个神经元只有一条,每个树突上大约有1000突触轴突主要生理功能是传导兴奋,但是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交换的基本方式是形成突触,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突触前膜内侧有大量线粒体和囊泡,不同类型突触所含囊泡的形态、大小及递质均不同。突触后膜上有递质作用的受体。信息传递的基本方式:化学性突触传递,缝隙连接、非突触性化学传递。化学性突触传递是神经系统内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是一种以释放化学递质为中介的突触性传递外周神经中枢神经化学递质并不相同。外周神经递质主要有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嘌呤类或肽类中枢神经递质包括以下四类(1乙酰胆碱存在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纹状体等部位。(2单胺类:包括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肾上腺素。例如,多巴胺主要存在于黑质-纹状体、中脑边缘系统等部位。5-羟色胺神经元主要存在于脑干中缝核。(3氨基酸类:谷氨酸、天冬氨酸为兴奋性递质,γ-氨基丁酸、甘氨酸为抑制性递质。(4神经肽:包括阿片肽、脑-肠肽等。人类思维的多样性来自于神经脑区的多样性,神经元的多样性,神经树突的多样性和突触传递介质多样性等多个方面,因此人类有各种各样,千差万别的人才,但是任何人才都可以基本以学习型(记忆型)和思维型(运动型)为基本分类依据。而运动型人的思维神经中枢更加发达,因为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的频率受传入神经元、中枢神经元、传出神经元自身状态三方面综合影响,而感觉神经元(传出神经元的频率仅仅受传入、中枢两方面影响。而中枢神经元我个人以为还可以划分为记忆分析神经元和命令分析神经元,两者可能只是偏重点不同,但是结果是不相同的。由于学习型人才经常动用的是传入神经元和中枢神经元,而很少用传出神经元,所以有理由相信他们也很少使用命令分析神经元,而较多地使用记忆分析神经元。有理由相信记忆分析神经元只是复杂的中枢神经的一部分,它是命令分析神经元活动的一个前部环节,所以学习型人才动用的大脑神经要比运动型人才动用的大脑神经少,所以往往运动型人才往往就是思维型人才。而思维型人才往往其神经元轴突始段的兴奋性较高神经元轴突始段往往是形成动作电位的部位),所以而且往往表现为神经系统的无原因好动性但是这和纯粹的运动型运动员还是有区别的,肌肉神经的信号传递可能是以电脉冲的形式传导,而思维的传导介质是化学物质。(以上分析可能有误,敬请指正)

基于以上神经生理学分析,我个人认为人才可以划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即学习型人才和思维型人才。思维型人才要求中枢神经有更大的活跃性,即神经的兴奋程度远远高于学习型人才,而学习型人才的神经在不恰当的活跃的时候立即就会产生“神经抑制剂”来抑制其兴奋性,由于神经抑制剂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大量存在,所以学习型人才要变为思维型人才必须克服这类物质的产生,为了克服这种物质,有些学习型人才白了头发,自己搞乱了生物钟、消化系统等植物性神经,变成了神经衰弱症状等。许多不利于健康的现象都发生了。

而有些思维型人才为了应付考试,也往往拼命地学习,拼命地改变自己,拼命地抹杀自己的天赋,最后也成为神经衰弱症状,记忆力严重下降等。这些都是我们教育体制的悲哀,也是我们用人机制的悲哀。

思维型人才的基本特点是:兴趣广泛,有志趣;神经兴奋;特长明显;要么身体好爱运动,要么体弱多病不爱运动但是贪玩;热爱书籍,自学能力强。

除过以上的人才分类方法以外,我按照31脊柱神经的部位和作用,把人才分为肺型人、心型人、脾型人、肝型人和肾型人五种基本类型,这种划分方法是和中国道教和中医传统相一致的,但是我认为同样很科学,此处不再分析。

相关专题:人才“有价”Or“无价”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樊晓英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17615-386491.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28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6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