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意义就是思考其意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ianlivan 天体物理工作者,家乡云南昆明。

博文

中学时困扰我的物理问题(三)洋流如何产生

已有 4424 次阅读 2012-2-28 18:46 |个人分类:思考|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中学, 印度洋, 北大西洋, 洋流

       中学的地理课是非常有趣的课。课里描述了很多有趣的自然现象,其中最令我惊奇的就是洋流。最著名的洋流当然是给欧洲带去温暖的北大西洋暖流。关于洋流的产生其实是一个物理问题,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地理书里的说法是,一般来说,空气的流动(也就是风)驱动了洋流。我对此比较怀疑,因为和水的密度相比,空气的密度太小,似乎很难驱动洋流。而且海水流走,流向何处了呢?流走的海水又是怎么得到补充的呢?

       前几天看了一部关于地球的纪录片(http://www.56.com/u12/v_MjkyNzczMzc.html),里面讲述了地球上的洋流。和中学地理课里罗列各个洋流的方式不同,这部纪录片只讲了大西洋和印度洋里的几股洋流。不过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这些洋流是互相联系的!除了中学学过的那些海洋表面的洋流以外,海洋深处还有一些以前知之甚少的洋流,这样一来就清楚了。以北大西洋暖流为例,流到北方的洋流温度下降、盐度增高,从而密度增大,下沉到海底,形成海底的洋流,这些洋流再从北方流回,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循环。实际上,洋流的范围很大,大西洋、印度洋表面的洋流加上海底的洋流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

       考虑到海底的洋流就可以理解海水的循环。但是海水为什么会流动呢?以北大西洋暖流为例,确实是风吹动的么?北大西洋暖流的流量大约是s1=8000万立方米每秒(http://baike.baidu.com/view/1152882.htm),流速大约是v1=1千米每小时。要驱动这么大的洋流,使那么大量的水定向运动,假设空气流动的速度是v2,那么空气的流量需要达到
 $s_2=s_1(\rho_1/\rho_2 )(v_1^2/v_2^2)$
才能具有和洋流同样的能流,其中$\rho_1$、$\rho_2$分别是水和空气的密度。假设$v_2$=10千米每小时,那么$s_2$=8亿立方米每秒。北大西洋暖流的宽度大约是100千米,也就是必须有大约1000米厚的大气流动,并将能量传递给海水,才能驱动北大西洋暖流。这即使不是不可能,也是不好想象的。

 

        我觉得洋流的产生其实和大气流动的产生有相似之处,它们都是温差造成的。下层大气被加热以后,密度降低,上升,其他地方的大气补充过来就造成了大气流动。而同时,高层大气有相应的流动使得大气流动形成完整的循环。这段叙述是不是和前面对洋流的叙述有点类似?只不过洋流是因为温度降低而下沉,在海底形成和海面相应的洋流使得海水流动形成完整的循环。从力学上来说,大气受热上升驱动了大气流动,而海水则是受冷下沉驱动了洋流。但是从能量上来讲,导致大气和海水流动的能量都来源于太阳。而从热力学上来讲,大气和海水的流动都是由温差造成的,大气和海洋都是巨型的热机,把大量的太阳能转换为动能,这样的热机的规模是任何人类制造的机械都无法比拟的! 

 

2013年3月26日补记:2013年《环球科学》第三期中的一篇文章指出,洋流的产生可能是大气流动和海水温差共同作用的结果。因而北极的融冰不一定能阻止北大西洋暖流。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17333-542257.html

上一篇:大学时困扰我的物理问题(一)热二律能否用于太阳灶问题?
下一篇:太阳活动和地球气候
收藏 IP: 123.113.35.*| 热度|

3 高英 喻海軍 zhxftcl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00: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