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宗明
“华人担任美国大学系主任为什么还很少?”-2 精选
2022-11-11 09:54
阅读:5133

上一篇博客讲了我第一次20多年前竞聘研究生院副院长的位置,今天和大家分享我的第二次失败的尝试,竞选美国园艺学会副主席。

先说说美国的学会。美国几乎左右的学术领域都有一个学会(society),有些甚至有好几个相似的。美国园艺领域的园艺学会是最老的学会之一,1903年成立,当年就创办了美国园艺学会杂志(JASHS),整个20世纪,一直是学会和全球园艺领域顶尖的学术期刊。尽管我博士毕业后就转到林学领域,但我的身份和学会认同还是在园艺领域。1988年加入,园艺学会是我学术的“家”。2012年当选学会的Fellow(学会对会员的最高荣誉,园艺学会的名人堂几乎都是仙去的)后,2013年有人提名我竞选美国园艺学会的国际部的副主席。园艺学会的执行主任(相当于国内学会的秘书长),邀请/要求我写一个书面竞选演说(为什么要竞选,你的优势和当选后的想开展的工作)。我花了挺长时间准备的。和另一个竞选人的一起,挂在学会的竞选网上,就等会员投票。对于这种竞选学会领导,那时还是有些“害羞”,没有去拜票和拉票,结果落选(应该不会差太多票)。

这次参选,就说明我们并不是“自甘挫败”。选国际分部的副主席,我觉得自己除了和中国有关的经历外,其他国家的相关经历还是弱了些,虽然我的竞争对手也不怎么样,但我还是觉得自己没有领先的实力。有点仓促上马。如果硬说有天花板,恐怕也行,但更觉得自己没有完全准备好。至于说有没有歧视,我倒还没有觉得。但朋友圈小了点(还没有来得及构建),倒也是原因之一。更没有觉得被“占便宜”,或被白人“恃强凌弱”。其实在我前面还有一位华人教授也竞选过,也没有成功。但我们的失败终于被下一位华人,年轻的TAMU的顾梦梦教授终止。2020年她竞选成功。前人的尝试,失败,给后人提供了经验,鼓舞了士气,通过群体的多次努力,还是能够成功的。更说明我们并不是“自甘挫败”。

在美国这个大熔炉国家,直到几年前,我们华人群体整体还是比较乐观的。但现在这几年,远不如以前乐观,大家都在拭目以待。

作为一个少数族裔群体,特别是我们第一代移民,毫无疑问,华人还是缺乏美国从政和竞选的文化基础。要达到和本土群体中顶端群体相同的高位,还是需要付出更大努力的。但是机会总是给准备好了的人。也需要一批人做垫背、铺路、去尝试。我就是做垫背的人之一。没有尝试,会遗憾,尝试了,不会。

和这个话题相关的,是我们华人在园艺学会的Fellow会员。从我2012年第一次入选,华人数量一直在稳步增加,现在已经有7个了。有了成功的经验,要分享。大家要互相支持,要踊跃参与学会活动,日积月累自己的履历。从学术方面、从服务方面、从社交方面、从提名到遴选委员会的参与,都需要个人和群体的参与和积累。该往上推的,要推,上去了,要拉下面的。没有什么是可以一蹴而成的。我们园艺领域的学者具有这样的团结互帮互助文化,不是一盘散沙。如果把很多自己的不足都归罪于歧视和天花板也不是非常理性的。

程宗明

2022年10月28日杭州,2022年11月11日定稿于海南三亚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程宗明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140979-1363243.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3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4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