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宗明
论文的“唯”和“不唯”:谁要“唯”,谁“不要唯”
2019-4-4 10:00
阅读:12634

这是昨天在中国科学报接受许悦记者约稿发的一篇文章。非常高兴,感觉终于把这个争论很久的大问题基本说清楚了。下面是全文,征得科学报的同意。原文见:http://news.sciencenet.cn/topnews.aspx


中国人见面寒暄常说“你吃饭了吗?”因为民以食为天,寒暄语体现了“有饭吃”的重要性。在当今的学术界,大家常用的寒暄变成了“最近发论文了吗”。如果发了,接下来的第二个问题一定是“发哪儿了?影响因子多少”。从寒暄语的改变,足以看出论文在高校和研究所的重要地位。


令人“又爱又恨”的论文


无论是普通学生,还是教授、学者,也不论是高校,还是研究所,为了毕业、为了工作、为了“帽子”、为了成绩,为了单位的排名,用热火朝天拼论文来形容一点儿也不过分。论文在许多方面的影响力都不可谓不大,论文数量和质量甚至和GDP一样是国际实力的核心指标。

虽然论文非常重要,但很多人并不清楚论文到底是什么。其实论文和工厂的钢铁产品、农民的粮食一样,是科研人员的劳动成果。不一样的是,有些成果能直接转化成现时成果,如农业产量和工业效率的提高;有些则不能马上体现出来,甚至被证明是错的或毫无价值,真正“挨骂的”正是这部分。不幸的是,中国正是在这一部分和英美科技的差距最大。所以中国对论文,一是“爱得疯狂”,二是“恨之入骨”。


爱的是,论文是科研成果的体现,中国的SCI论文产出量达到世界第二,这让中国有一定底气和世界科技大国比拼,让中国人腰板变直。恨的是,中国的高水平论文或科技成果,还没有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很多方面因没有话语权,而被人诬蔑“偷人家技术”,这些论文正是“没有现时价值”的、对现任领导的政绩——GDP没有任何帮助的“垃圾”。若干年后,又有人抱怨科学家为什么拿不到“诺奖”?为什么总是落后于英美?科学家有时被社会、行政官员“训斥”得抬不起头来。科学家也很委屈:不是我们不争气,而是指挥棒总是改变方向。

去年年底,科技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五部门要求开展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关键还是一个字“唯”。

论文、学位、职称和奖项都是好东西,也是科研界绝大多数人都在“追求”的东西。但因为“唯”,使得乱象丛生,如作假、剽窃、做雷同论文,分拆论文,唯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并列通讯作者,中文期刊没落、期刊商业化等。学术界也有少数人又开始认为“论文根本没用”。那么,怎么才能正确地看待论文,客观看待论文背后的脑力劳动?

笔者在美国做教授近30年,也在国内兼职近10年,并一直关心美国和中国的“科研生态”。

在此,笔者想谈谈论文的“唯”和“不唯”:谁要“唯”,谁“不要唯”?说得更准确些,论文的重要性和如何评价论文,四唯的其他三点,笔者在此不再赘述,因为论文是其他三点的根基。


“唯论文”与“跟风研究”


论文和专利同等重要,是脑力劳动工作成果的体现。科研人员的本职工作就是科研,而论文是科研成果的一个重要体现,没有论文产出,如何证明其完成了本职工作?如何证明你是优秀科研人才?所以必须以论文为核心考核目标,这是全世界学术界的共识。

但作为研究生和未来的科学工作者,必须从最基本的训练开始。研究生最基本的训练就是如何系统地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假说,再进行实验和理论推导验证,最后把科研结果整理出来,以论文形式发表出来,并经过同行评审认可,作为科学历史的一部分。

如果做了许多研究,而不发表论文,其科研训练是不完善的,思维是不缜密的,在科学史上是留不下任何脚印的。设想,如果爱因斯坦、牛顿、杨振宁的研究结果不发表,他们还会有今天的学术地位吗?他们论文的现时价值在哪里?在企业界不写论文是很正常的事,因为企业的核心目标是产品开发和竞争, 但并不代表他们不需要研究,只是结果保密罢了,或者以专利形式发表并保护了。

第二,我们要把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和技术发明改进区别对待。技术发明和改进常常是基于基础研究的成果。有时是基于观察和经验,不一定知道其背后的科学基础。发明的应用会很快产生“现时”效果,如农业增产、工业效率提高,导致GDP的提高。应用科学是基础科学和应用发明间的过渡。基础科学是理论和对自然规律的探索。这些研究和论文产出的特征是探索未知,其价值常常不会在目前显现出来。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是1865~1866年研究出来的,其发表的论文一直没有受到重视。直到35年后才被人认识到其意义,成为动植物育种和人类疾病检测的理论基础。从科学现象的发现到其原理的阐述,再到技术的发明应用,中间会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比如,如今被普遍应用的植物转基因技术,就源于1908年发现的一种植物根茎部疾病,当时没有重大影响。直到上世纪70年代,人们才搞清其机理——致病农杆菌将自身基因转到植物里,让植物为自己产生食物。这让科学家想到,“我们能否让细菌把我们需要的基因也转入植物”。

该想法经过约10年的研究才被证明可行,又经过10年,转基因产品才正式上市。如果没有科学家近90年的孜孜不倦的研究,何来今天这一革命性生物技术?所以,社会评价科学家劳动成果的价值,不仅是现时价值,还要看它们的潜在和长远价值。

今天很多诺贝尔奖的成果也是几十年前的研究成果,且那些学术论文很多都不是发在顶尖学术期刊上的,也就是说,其价值在当时并未被认为是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从这个角度讲,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唯论文”。但评价论文的价值不能“唯影响因子”。论文价值应该让时间检验。所以,基础研究是一个国家技术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后劲”,没有基础论文的产出,国家就没有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持久动力。没有核心技术,经济就要受制于人。

第三,国内常常诟病“跟风研究”,认为这类研究和产出的论文雷同且毫无用处。这也是国内“诅咒”“唯论文”的一部分。在笔者看来,我们也要客观地看“跟风研究”。

从基础研究到实际应用到某个方面,是需要“量体裁衣”的。很多“量体”和“裁衣”过程,就是“跟风研究”和“微创新”的过程,这个“山寨”过程也给培养基础科研人员提供了很多机会。一是“学徒和学艺”和小孩学走路一样,是个必须的过程。二是先学会艺,才能“精艺”。科研也一样,很难一步迈上科学巅峰。大国科学的地位也绝不是短期可以达到的。如果人才培养是个代继过程,那么,“跟风研究”和“依瓢画葫芦”发表论文就无法避免,这也是最好的训练和培养“中端”和“中段”人才、技术人员的过程。这些论文是从基础研究跨入应用研究的过渡,也是从单一应用扩展成普遍应用的过程。一些小的研究成果可以转换成新的产品,是一个渐进提高的过程。不注重这个过程,想一步登天,那永远也达不到科研和技术强国地位。中国这些年的科研、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也正是在这个科学和技术“跟风”过程中成长和壮大的。做“跟风研究”的人,发表的论文也是非常有价值的,也应该值得骄傲和自豪。


如何才能不唯论文


国内“唯论文”泛滥的根源不是“论文不重要”,也不是科学家“为发论文而发论文”,而是评价时“唯论文”、 唯论文发表期刊的影响因子。

科研界领导如何才能“不唯论文”?

从笔者在美国的考察来看,美国研究型大学也非常重视论文,论文也是对科研工作的核心评价指标。

那么差别在哪里?一是论文不是唯一评价指标,是重要评价指标之一。二是内行评价而不是科研处行政人员只数论文。三是考评时不是一年一评,而是滚动考核,让科学家更注重做一些“研究大科学问题”的论文,毕竟原创研究是最有价值的。一些好的研究成果和好的论文不是一年半载就能做出来的。鼓励和容忍“坐冷板凳”做一些有风险的研究,失败了也可以接受。

评价人才更不能“唯论文”,不能仅看已发表的论文数量和发表期刊的影响因子。

一是过去发表的论文不代表学生完全有自主创新科研能力。二是这些研究可能存在一些非科研能力要素。

这个过程也适用于各类人才评价。美国大学一个助理教授的岗位面试要两天,而国内很多学校的招聘,人事处或学院(系)数论文,用期刊评价指标笼统地评价单篇论文,对人品、合作能力、未来潜力、未来研究方向、职业道德等方面,几乎没有任何评价,或者远远重视不够。

评价学术论文一定要考虑到科研人员的分工、兴趣和志向的差别。由于这些差别,产出的成果和价值也是不一样的,但研究都非常重要。有些是对科学和技术的推进“今天就有用”,有些通过改进“明天会有用”,也有一些研究可能“几十年也不会有用”,但“很多年以后就变成颠覆性的、革命性的技术”。

因此,对科研人员要进行分类评价。这在美国的农业领域非常突出,是依据人员被招聘进来时的岗位描述来评估的。做基础研究的就是要发高水平论文,做农业技术推广的,以服务产业和发应用型论文为主。最近几年,国内正在开始试行或实施类似制度,可喜可贺。

不唯论文的另一个要点是不唯论文发表期刊的影响因子。

尽管目前各类期刊有其评价指标,“高水平”期刊其实在科研人员心里也是相对的。这些期刊的品牌、论文质量的遴选标准和期刊定位,是主编和学术群体在长期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但优秀期刊论文并不一定总是最优秀的,主编和审稿人也有看走眼的时候。从科学家角度看,没有发到顶尖期刊,自然很失望,但不必唯期刊。

做出来的论文一定要发出来。论文是对科学的贡献,只有发出来,才是科学史的一部分。美国之所以有今天的科技领先地位,和其上百年坚持具有突破性的基础研究、高体量和高质量的论文是分不开的。

论文总是要发表的,而发不发却由期刊的主编和审稿人决定。作为《园艺研究》(Horticulture Research)期刊的主编,笔者最近和《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的主编崔晓峰、美国科学院院士朱健康、康涅狄格大学教授李义、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实验室教授杨孝汉都认为,主编也不能唯论文。

不能唯牛人的论文,不能唯赶时髦的论文。要认真对待年轻人的论文,认真对待一些有创新但“偏门”的研究论文。中国现在能绝对掌握话语权的高端期刊数还非常少,如何才能提升顶尖期刊论文的话语权,也需要科学界的共同努力。

“唯论文”的另一个大问题是,“唯SCI论文”导致中文期刊的衰败。

对此,笔者想说的是,中文期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一是应用性的研究成果的读者对象主要是在国内,交流和技术转化会更方便快捷,二是中国的人文社科具有中国特色,也应该以中文为主。

但在全球化和“科学无国界”的环境下,SCI论文会更具国际影响力。中国科技国际影响力的大幅提升,这些年也仰仗SCI论文的数量和质量,而不是中文论文数和质量。很不幸,中国近200年的科技落后导致中国在世界科技领域的话语权下降,英语成为世界科技语言。

如何才能在国际化的大潮流下,赢得中国科技国际话语权和中文期刊共同发展和繁荣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也许把握好各自的定位,坚持质量第一,问题就会得到解决。


如果不仅是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还写在世界的大地上,岂不更好?


(作者系田纳西大学植物科学系教授、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兼职教授)

《中国科学报》 (2019-04-03 第5版 海外)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程宗明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140979-1171393.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32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2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