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sw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asw

博文

听Spencer Barrett讲人生体会

已有 4361 次阅读 2010-7-17 10:53 |个人分类:学科学|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Spencer Barrett 教授(Toronto大学)可以算的上是当今繁殖生物学界的几个泰斗级人物之一。有幸昨晚能听他与我们研究生聊人生体会。为了不肯忘却的记忆,也为与大家共享,特列几点也许对我们都有启发意义的体会。

Spencer的爸爸是工程师,妈妈是厨师。他是他爸爸和妈妈家族的第一个大学生。并且在大学毕业时获得了Honours(他们的学士学位有Honours和Odinary之分)。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勤奋的学生。我们往往有种错觉,认为一个优秀的科学家往往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科研背景。比方说中国的很多院士都是大学教授们的后裔。父母亲从小给予了优良的教育。而Spencer给予了我们信心,没有良好的家庭背景可以通过勤奋和智慧来弥补,天道酬勤!

Spencer也并不是早年立志要成为一名科学家(他的儿子却在父亲的熏陶下17岁立志要成为一名科学家)。他立志要帮助第三世界的人们。并去了非洲中部的一个小国家帮助当地百姓种水稻。我觉得这可以鼓舞我们“走过弯路”的人。能一帆风顺固然好,多经历也未必不好!

Spencer在工作一年后决定要读个Ph.D,这个时候他没有像我们一样,匆匆的决定读那个学校的,那个老师的博士。他先去咨询了一个这方面的专业人士(可能我们国内还没有类似机构或服务)。专业人士的建议是不要局限于国内(英国),还要注意美国的机会。于是,Spencer给美国多家大学发出申请,最后得到了哈佛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等多个大学的offer,然后,他花了4个月的时间,将所有提供offer的大学亲身考察了一份。并且最终选择了加利福尼亚大学。因为那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这种严谨决策,并不唯虚荣,务实的作风恐怕是我们大多数人所望尘莫及的。这应该是我们要努力培养的作风之一吧。

Spencer 告诫我们,要想成为一流科学家,一定要突破理论难关。我们现在许多学生怀抱畏难情绪,对看不懂的理论文献束之高阁。这样所有研究都停留在经验层次(empirical-theory)。Spencer指出这样只会在前进的道路上越走越窄,最后丧失机会。

论文写作,一直是我们头痛的事情之一。Spencer告诉我们,对我们母语不是英语的人来说,是挺难的。但是对母语是英语的人来说,也是挺难的。也就是说我们离写一篇好文章差1万里,英语本土学生也差8000里。其实我们只比他们差2000里。所以,不要妄自菲薄,多付出20%,就有机会。

学生觉得老师对自己研究内容啥也不懂,或者说基本不懂。这也是当今中国许多学生,尤其是博士生面临的重大问题。并以“老师没水平”而懊恼。其实,国外包括Spencer也是同样的情况。不过,也许不同的情况是Spencer会告诉或推荐学生去找正确的人学习。也许我们以后应该面对的是如何跟老师商量找正确的人的问题。其实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扪心自问,我们都博士了,懂多少点东西,老师就比你多做研究10来年,他怎么可能对所有学生的研究领域都透彻掌握。只可能大概把握个方向嘛。

文献阅读不够,也许也是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Spencer没跟我们说要熟读文献3000篇,这样我们也做不到。不过他强调了,找到你这个领域的最顶级的学者。阅读,熟读,10遍的阅读他们的文献,尤其是经典的文献。跟顶级学者学习。我想,精读100篇文献,这应该是我们都能做到的。并且一篇文献读的次数越多,读起来就越容易。原来掌握好文献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只是我们没有用正确的方法。

关于跟老外合作,我们也有自己的误区。很多中国人实验设计好,取得一大堆数据。然后不知道该怎么办,就开始找老外。老外对这个其实很生气。他们觉得我们是利用他们的名声和英语能力而已。这让我想起前不久有中国人找老外,老外改了文章后,将自己设为第一作者。这原来是他们表达愤慨的方式而已。如果我们真心想通过合作学到更多的东西,就应该从一开始实验设计就和他们一起商量,然后一起实验,一起写文章。他们真正喜欢的是这种合作!我想了想,确实,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最后讲的是怎样写求助信的问题。这其实是人性的问题。想一想如果一个陌生人找你,在什么情况下你会很愉快的帮助他。那我们写求助信就应该怎样写了。

啰嗦一阵感想,就此止笔。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13793-344772.html


下一篇:Latex学习第一篇文档
收藏 IP: .*| 热度|

2 孙永昌 赵金丽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4 18: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