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代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usbbi 美国华人史、人文、诗词及财经

博文

【美国华洋史13】清使代表团

已有 5460 次阅读 2013-11-13 01:22 |个人分类:中美早期史|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清朝代表团

            一八六七年:

                清穆宗同治六年;丁卯年(兔年);捻军起义受挫;

                美国第十七任总统安德鲁•约翰逊第二年;美国购买阿拉斯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67年,清政府决定派遣第一个外交代表团前往西方国家重新商讨新条约问题,并采纳了恭亲王奕訢的建议,请求即将离任的美国大使安森•伯林盖姆(即蒲安臣)担任代表团团长。伯林盖姆驻华期间,摒弃法,德,俄等列强传统的”武力外交“套路,主张开展“公正”的外交活动,获得清政府的好感和信任。伯林盖姆表达了意愿,征得美国政府同意,他履尽美国驻北京使节一职后,旋即披挂上大清国的一品顶戴花翎,率领两位清朝官员-总理衙门记名海关道志刚和礼部郎中孙家谷等一行三十人前往美国和欧洲商讨新协定事宜。

       1868年2月25日,伯林盖姆率领清国使团自上海虹口黄浦江码头,乘坐“格斯达哥里”号轮船起航前往美国旧金山。随同出访的除了以上两名中国官员外,还有一名翻译-张德彝,六名来自北京的学生,一名随从,以及伯林盖姆的两名副手:“左协理”是英国使馆翻译约翰•布朗,“右协理”是海关税务司法籍职员埃•德•善普斯。后两位外籍人士的加入,是考虑平衡出使的欧洲国家关系。另外,为了这次出访正式,伯林盖姆还做了CI-受委托设计了中国第一面国旗-黄龙旗。


       清政府要求伯林盖姆作为中国代表团团长的使命,是率团前往西方主要国家的都城作巡回访问,包括美国华盛顿,欧洲的伦敦,巴黎,柏林及莫斯科等地。1868年4月,伯林盖姆率领清朝代表团抵达旧金山。6月初来到华盛顿,向美国总统安德鲁•约翰逊递上了中国的首封国书。伯林盖姆以中国代言人的身份到处发表演说,强调清国欢迎美国的商人和传教士,而各国应该对中国保持一种明智的态度。6月23日他在纽约发表演说:“我希望中国的自主,应该维持。我希望它的独立,应该保全。我希望,它能获得平等,这样它就能以平等的特权给予一切国家”。

       7月,伯林盖姆代表清国与美国国务卿威廉•苏沃德签订了《中美续增条约》,美方称《伯林盖姆条约》(Treaty Of Burlingame,惯称“蒲安臣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对等条约,条约新主题是保护美国商业在中国港口和城市的利益。另一重大突破是就放松对中国的移民政策,允许中国人依据“最惠国待遇“可以在美国自由移民和旅行。新协定并规定,一国人民居于另国可接受学习和教育,两国公民享有对等的权力。由于有了这款条约,导致美国而不是当时世界最强的英国成为中国政府派遣留学生的首选。


       《中美续增条约》最终议题是保护清政府内部权力免受外国势力干扰。美国政府承诺重新建立外交框架,确保美国政府不介入清朝地方政府的权力事务。条约扩大和加强了美国贸易在中国的“最惠国待遇”理念。确保了廉价中国劳工大量涌入美国(铁路,矿产等)公司,美国产业界很为庆贺这一进取性的协议。顺利完成使命后,清朝代表团还游览了美国一些名胜,其中包括加拿大边境的尼亚加拉大瀑布(上图为美国国会图书馆保存的一张珍贵历史照片:代表团成员在小桥上观赏大瀑布,左侧高个子大胡子者为伯林盖姆。由同时期的普鲁士裔摄影师查尔斯•比尔史伯特拍摄)。

       9月中,伯林盖姆以清朝“钦差大臣”的身份率领代表团横渡大西洋去到了欧洲。在英国的温莎城堡受到维多利亚女王的接见,获得英国政府“不实施与中国的独立和安全相矛盾的一种不友好的压迫”的修约缓进承诺;1869年初,他们去到法国晋见了拿破仑三世,在巴黎停留了半年多,却一无所获。伯林盖姆又率使团经过瑞典,丹麦,及荷兰等国,之后到达普鲁士,与首相俾斯麦达成有利于中国的共识。1870年2月,他们最后到达了俄国,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极力回避中俄边界领土纠纷。这让伯林盖姆忧心忡忡,觉无颜向清廷复差,遂感染肺炎病倒。按照随行中国官员志刚的回忆:伯林盖姆豪爽,从事心高,遇挫折易郁,加上难抵俄罗斯冬冷高寒。

       1870年2月23日,伯林盖姆因肺炎病势严重在俄罗斯圣彼得堡突然逝世,终年50岁。清朝政府为表彰他在担任驻华公使时“和衷商办”及为清朝出使期间“竭尽效力”和全力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授与安森•伯林盖姆清廷一品官衔,以及抚恤金一万两银子。他的遗体从俄罗斯送回他政治起家的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市政府在著名的法尼尔厅(Faneuil Hall)为他举行了隆重的遗体告别仪式,大厅内挂起美国星条旗和中国黄龙旗。伯林盖姆的老友及“伯乐”恭亲王奕訢,也在遥远的东方为他而自行哀悼。安森•伯林盖姆长眠于波士顿西郊剑桥的奥本恩山(Mt. Auburn)墓园。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就伯林盖姆的逝世写下如下悼词:“他对各国人民的无私帮助和仁慈胸怀,已经越过国界,使他成为一个伟大的世界公民。”威斯康辛州西部的“安森”,堪萨斯州东部和加州旧金山附近的“伯林盖姆”等城市,都是纪念他而来。在伯林盖姆的家乡纽约州新柏林,20世纪30年代由纽约州教育厅设置的历史纪念标牌,记载了安森•伯林盖姆在林肯总统时期出任美国驻中国公使(Minister To China)一事。上面并没有提到他后来的“清朝大使”(Chinese Envoy)角色一事。中国关于他的篇幅中,有人称他“双面大使”。


       小注:本篇及前篇中大量描述的“安森•伯林盖姆”,人名直译自其原英文名字Anson Burlingame。而现存所有文字资料中,都是以古汉化译的“蒲安臣”称之。


【资料】赠安森•伯林盖姆的一首诗:梅花香里泛归舟,樽酒筵前且暂留;共事中华年最久,回头常念旧交游。


        安森•伯林盖姆做为美国驻华公使和清朝外交使团团长,深受清政府官员们的尊敬和感激。这首诗据信出自清朝“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全权大臣董恂。依内容应该是在伯林盖姆结束公使之任,接受外交团长之前。1867年11月27日,担任驻华公使6年之久的安森•伯林盖姆即将离任回美国,清朝总理衙门为他举办了饯行宴会。也就是在这次宴会上,伯林盖姆的“嗣后遇有与各国不平之事,伊必十分出力,即如中国派伊为使相同”感言,让恭亲王奕訢决定举荐他为正在筹备的“清朝外交团”全权使节。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122825-741270.html

上一篇:长岛“蝗虫谷”宋美龄故居
下一篇:宋美龄曼哈顿故居
收藏 IP: 74.72.3.*| 热度|

3 武夷山 侯沉 刘传武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2: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