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喆
没有深入的调查研究,不该轻易发言
2012-9-2 09:50
阅读:7029
标签:调查, 公信力, 突发事件, 发言, 应对
    最近,突发事件不少,通过微博等新媒体途径进行的新闻爆料更多。每个吸引公众眼球的事件一经媒体发酵,总会被迅速炒成热点,面对此情此景,“当事人”或者“有关部门”一般都要在“第一时间”就派个代表出来“发言”。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类的多少带着些“发烟”(虽然一般是对坏事儿矢口否认,但是总能产生些云山雾罩的感觉)的“发言”,经常瞒不过围观群众的“法眼”,最后经常变成“发炎”。对此,我的看法是——没有调查研究,不该轻易发言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话是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说的,我们在课文中都学习过,在历史上,曾经被很好地落实,即使到了现在,作为一种指导思想,仍被反复地强调。然而,在这个“发言权”(不等同于“话语权”)几乎人人有,“调查研究”也仿佛随时随地在进行的新时代里,“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的精神反而变得很奢侈很稀有了。现如今,我们看得更多的是对“发言权”的滥用,很多人对自己获得的信息,可以在不经过调查研究,甚至不经过大脑最基本的思考的情况下,直接就复制-粘贴,然后毫不迟疑地按下微博的“发表”或者“转发”键。更有甚者,很多媒体对于海量的微博消息,不做深入的采访调查,即在网站甚至纸质媒体上公开发布,仿佛迟半秒钟就会被时代彻底抛弃一般。

这种“抢着说话”的现象,与“标题党”吸引眼球和拼命炒作热点一样,都是报刊发行量、网站点击量、微博粉丝数等等量化的“成功”评价标准带来的直接效应,是一种害怕失去“话语权”和“影响力”的焦虑心态在作怪。在促进了媒体繁荣和信息爆炸(相反则是“包扎”)的同时,也难免会产生很严重的负面影响。疯传的某些未经证实的消息,虽然很“耀眼”,却可能根本就是谣言,自己既不调查研究也不思考就直接转载,不仅会上造谣者的当,还可能会被人利用成为骗子的帮凶,倘若信息的下线(粉丝)接受者再不能确定假消息的最初来源,久而久之,则可能会被自己的粉丝视为“骗子”。因此,从传播的角度讲,不宜在没有调查研究和深入思考的情况下急于发言。

从突发事件的应急应对角度讲,没有调查研究更不宜发言。最近几年,一旦出现突发性事件,特别是比较恶性或恶心的那种,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都不免要派个发言人出来召开记者招待会,或者利用官方微博进行信息发布。因为这项制度实施的时间不久,“发言人”可能也没受过严格的训练,加上面对记者咄咄逼人的追问经验不丰富,所以前后几次发言中自摆乌龙、出尔反尔的事件频频发生,以至于发言人口中说出的话,都能很快演变成网上风传的“段子”。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尴尬和被动的局面,归根到底还是没有按照毛主席的指示“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去办事。在没有做出细致深入的调查研究的情况下,就急于下结论,急着“矢口否认”可能对己方不利的事情,而事后却不得不进行必不可少的“调查研究”,如果己方“调查研究”情况属实,或者对方爆料拿出了“真凭实据”,即迅速限于被动,公信力反而进一步降低。

事实上,面对突发事件,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积极展开事件的调查取证和分析,但在面对媒体时则只可讲明重视程度和开始调查研究的情况,而不必急于表态。回应媒体“热炒”最好的办法就是“凉拌”——冷静地办事、凭良心办事,给公众以最终的信服,远远重于满足他们一时的快感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吕喆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11635-608369.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48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4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