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喆
我看奥运会(二):什么样的比赛最不揪心?“消极比赛”!
2012-8-2 18:39
阅读:4009
标签:经济, 比赛, 奥运会, 竞技

上一篇博文,俺谈了3种比赛——射击、射箭和举重,议论了它们谁更揪心的问题。这篇博文,将谈谈什么样的比赛不揪心的问题。从目前这届奥运会已经的完成的比赛看,无疑那种消极的比赛最不揪心。道理很简单也很拣蛋——从比赛中运动员的态度一眼就能看出结果,人家在场上都不用心了,你个观众坐在看台上或者蹲在电视机前还揪哪门子心?!

这不,前两天几对儿羽毛球双打选手因为“消极比赛”而被挤兑成了“霜打选手”,他们在赛场上不卖力打拼的结果是先被现场观众“取笑”,然后又被国际羽联取消参赛资格。对于这件事儿,最近两天议论颇多,热心评论此事的很多人,都忙着站队以进入不同的“战队”,其中不乏想借机彰显一下自己的道德观和主义精神啥的主儿。对于支持和反对双方的观点和立场,我都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审慎的支持。胆敢(单干)这样想这样说而不怕被人骂作“两面派”或者“墙头草”,是因为很多事物本来就有两面甚至多面,不身处其中之人,从两个方面看问题总要比很极端地站在一方更全面一点儿。“墙头草”的坏处固然是自己没个准主意而容易“随风倒”,好处是可能会比墙两侧地面的“草”看问题“更有高度”。

奥运会的口号是“更高、更快、更强”,如果考虑到其他一些项目,可能还要加上更重、更狠、更刺激啥的;而绝不是“更低、更慢、更弱”,以及更轻、更和善、更温柔啥的。能跳得更高、跑得游得更快、表现得更强势而非得要有所保留,横杆一厘米一厘米地升高、冲刺到最后几十米突然减速、在比赛中本来有实力赢得了对手而非得故作忸怩地输给对手的,表现得没有攻击性而不像“公鸡”却像小鸡的,就是“消极比赛”(小鸡比赛)。在直接对抗性的项目(例如羽毛球、乒乓球、排球、足球等)中,“消极比赛”很容易判断和处罚,而在比较容易数字量化对比的竞赛中,“消极比赛”例如举重的“砸锅”、游泳和径赛项目的故意减速、射击射箭比赛故意打偏之类,虽然也可能被看出来,但一般不会被处罚,最多被作为一时的笑料和谈资而载入“花絮”。这类“消极比赛”行为的持续时间短,不容易被发现和取证,而且容易用体能下降、状态不好之类的理由进行掩饰。

“消极比赛”的后果,通常是失去一场本可以得来的胜利,按理说是要吃眼前亏的,但是,根据“有舍才有得”的哲学辩证法,吃眼前亏是为了以后得更大的便宜或好处。因此,总会有一些运动员决定或者在其背后的教练员甚至代表团的安排下选择“消极比赛”,通过牺牲局部利益或暂时优势,谋求更大的全局利益或终极优势。具体到本次奥运会的羽毛球双打案例中,就是个代表团都在谋求推迟“内战”的爆发时间,以争取更多夺取奖牌的机会。然而很不幸,他们这次“玩儿大了”,表现得过于消极了——甚至不是小鸡而是鸡雏了,导致观众、羽联和奥委会很生气,后果当然很严重。咋办?零容忍——让参与“消极比赛”的运动员直接退化成鸡蛋,取消参赛资格!以此杀一儆百,彻底煞煞这股“邪气”。

事实上,之所以在球类对抗性项目中的“消极比赛”会遭致如此重罚,是因为观众买票是来看你玩命厮杀的,越狠越好(最好像古代竞技场上的角斗士那样的)。倘若运动员消极比赛,节省的力气是你自己的,通过消极比赛节省体力或者如期遭遇自己希望遇到的对手而在下一场比赛中取胜所得的奖金(或者以各种方式分成)也是你自己的,但无论如何对不起这次来的观众和他们买票所花的钱。运动员不卖力气地干活儿却消极比赛,自然就会影响门票的销售,也就不能保障随后整个利益链条上的各个环节。现如今的“竞技体育”,早就悄悄变成了“经济体育”,是体育搭台-经济唱戏了。话又说回来,你在场上有所保留、无精打采地“消极比赛”,无论如何也表现不出“体育是很精神”的精神,这让众多体育迷们的情何以堪?!羽联对自己旗下的选手痛下重手处理,代表团在遇到这种处罚时不护犊子,也算是一种“丢车保帅”或者“丢卒保车”之举,因为他们其实都不能不给国际奥委会的面子,毕竟“县官不如现管”,倘若不设此项目,他们的损失会更大。

针对这种不揪心的消极比赛,像俺这样的伪体育迷在电视机前多半采取最简单的处理方式——换台!然而,现场的体育迷们是没法换票的,他们只能由衷地要求下场比赛换人或者下届比赛换人。果然,奥委会很听话,真的换了。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吕喆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11635-598376.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2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2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