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喆
“种大树”与“抱南瓜” 精选
2012-4-28 07:27
阅读:7777
标签:人才培养, 天空, 南瓜, 扎根, 种树

昨天在赵帅飞博友的博文“种南瓜与抱大树:大树底下易生存但难长大”【1】后面留了一条很简洁(也很见解)的评论——“种大树与抱南瓜,也是个有趣的话题。”帅飞兄在回复中建议我就此题目也来一篇。只要时间允许,我一般是喜欢接受博友的建议来写这种半命题作文的。因为,找博文标题是件挺费脑细胞的事儿,既然有人命题,就不必再亲自从纷繁的事物中搜索;既然是俺亲自写下的一个短句评论,那背后的一两层涵义也已了然在胸了,所缺的只是更加明确地表达出来而已。所以,俺接招!

从种南瓜与抱大树,想到种大树与抱南瓜,本来是俺惯用的思维方式中的一种,姑且称之为“移花接木”式,套用个植物园艺方面的术语,或可成为嫁接。一种一抱至少是两个动作,俺在这里做的,其实只是把动作的对象颠倒了一下而已,但想讲的道理却已然大大的不同了。

其实,无论是南瓜还是大树,都要有人种下了才是会有的,但抱住了的感觉却不一样。南瓜是植物沉甸甸的果实,是最后的收获,大树是植物的干、枝、叶,还在不断的生长和壮大之中。抱南瓜是要回去吃的,抱大树则是为了在风雨中依附它。

从人才的培养和运用的角度去看,“种大树”与“抱南瓜”其实是一对儿隐喻。前者,是辛辛苦苦地花若干年逐步地培养人才,就像种一棵大树的过程;而后者则是采取一种“拿来主义”引进一个人才,就像到地里摘一个南瓜或者市场上买一个南瓜那样的便捷,因为南瓜比较重也比较大,所以需要抱回来。

“抱南瓜”比较好说,挑大个儿的拣就是了,就如引进人才,一般要找名气大和成果多的主儿。不大好办的是,在人才辈出、成果暴涨的时代里,会像在“南瓜”大量上市的时候一样,容易卖不出价钱来,让人感觉“被贬值”了。这时候南瓜不贴上点儿绿色、有机、无公害啥的商标,或者拿产地传说搞点儿噱头,通常会比较“杯具”;人才及其成果也差不多,都是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教授了,就要被PK出身国度学校名头、比拼IF、引用次数啥的。南瓜煮好了吃到肚子里其实都能管饱,有木有不良影响那时后话,人才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上也多半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但在“抱”着一刻,却又N多差别。

与“抱南瓜”相比,“种大树”却很不容易。在稚嫩的小树苗阶段需要悉心呵护和用心地培植,长得大一点儿了,就要给它一块深厚肥沃的土壤让它扎根,给它一个广阔的天空让它自由地长大,否则绝对成不了大树甚至栋梁之才。人才培养,也需要发现可造之材的“苗子”,给予教诲和指点,然后给其以必要的生存工作环境、发展上升的空间和展示才华的舞台,方能在若干年后成长为人才。“种大树”,往往需要有很多、很长时间的投入,才有可能得到最终的大产出,不会一蹴而就。

“种南瓜”比“种大树”容易些,但南瓜不能像大树那样拿来盖房子打家具,大树也不能像南瓜那样拿来作为食物吃,这个道理相信大家都懂的。不同类型的植物需要不同的生长环境和培育方式,不同类型的人才自然也有不同的培养模式和运用法门,需要下功夫去品读,才能争取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参考:

【1】       赵帅飞:种南瓜与抱大树:大树底下易生存但难长大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6530-564082.html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吕喆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11635-564452.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30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24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