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过一些在读的研究生朋友因为自己和导师之间存在的种种问题而苦恼。有的是导师指导不利,有的是和导师之间性格不和而产生矛盾,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亡羊补牢”,自然是解决问题之道,但“治未病”、把问题扼杀在摇篮里,选择一个对自己发展有利的导师,是更好的选择。
选择导师的时候,要考虑那些因素?
你想学到些什么?
这大概是选择导师的时候要考虑的首要问题。选择你想要学习的领域——这对博士生尤其重要,因为读博士要付出的成本,包括时间是非常可观的。而且你的领域(包括大、小领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将来的择业走向。确定了方向之后,审视一下,你想加入的课题组对于研究生的培养可以给你带来哪些技能(skill set)。你学习到的技能,是将来从事这个领域从事研究或其他相关工作的安身立命之本。
学术记录,是评价一个导师最好的指标。
这是考察一个导师是否合格最重要的指标。毕竟科研、指导学生、教书育人毕竟是教授的本分。
这里说的学术记录,就是academic record。包括他(她)所受训练的背景(包括受教育经历、博士后的训练经历、从业经历等),学术成绩记录(发表论文及项目情况),是否有顺利地指导学生毕业的良好记录,以及在本领域内是否活跃。这些指标上良好的记录是一个科研工作者能力的最好证明。如果一个资深的教授课题组里有博士后去别的学校做了教授,这就更好了——这说明该课题组的培养质量是上乘的。但是不是简历看起来完美无缺的学术明星就一定好呢?未必。
学术明星很耀眼,但却不一定适合你。
讲一个国内亲历的故事,一个国外听来的经历。
国内,某领域著名专家,身兼数个等学术职务及一打以上的社会兼职头衔,在自己的学院里作学术报告。报告之后,有个学生起来问了一个问题,此专家甚为赞赏,欣喜地问:问得很好,你是咱们院的学生么?只见学生涨红了脸,支支吾吾地说,老师,我是你的学生。事后报告厅里的人都倒吸一口冷气。
一个朋友在国外的遭遇。好友的导师乃学界名人,亲手做学问已经很久之前的事儿了。一年有大半的时间忙于学术及社会活动、组织会议等等。每次碰面,好友均要通过邮件提前预约时间。而开会的时候,导师第一句话总是:你能提醒我咱们上次开会讲的都是啥来着?
两个导师都是学术明星,但是他们都太忙了,你无法指望他们给你具体的指导。姑且不论这两位老师的职业操守如何,从学生的角度讲,不是什么样的人都适合“抱大腿”,跟他们读研究生。对于自身学术能力超常、具有非凡潜力的研究生,这样的导师也许只需要给你若干点拨,然后放手让你去干,就能让你的研究顺利进行——但这种情况不多,因为这哪里是培养研究生,分明是指导一个已经具有了十八般武艺的博士后。对于一般的研究生而言,最好选择一个能定期和你碰面,详细讨论研究进展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且为你提供学术上的帮助的导师。
导师的“人品”好,也很重要。
导师指导学生的方式千差万别,学科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异,但是“人品”好的导师有一个共同点:并且爱惜自己的学生,有良好的职业操守。
导师-学生的组合应该是一个双赢的游戏,是一种“合作”,任何一方只知道索取,都不会有很好的结果。如果你申请国外的课题组,看到某个老师只招收带着某种奖学金的国际学生,脑袋里要打个问号了:他(她)是否是因为缺乏科研经费而滥用奖学金这个系统?而缺乏科研经费,就使导师的学术能力存疑了。
东、西方文化对于导师的期望多少是有差别的。在国内读书,我们中国人更倾向于找到“亦师亦友”的老师,如果你能找到一个,当然最好;如果你听到某导师不为学生着想的事儿,还是绕道而行。对西方人来说,师生某种程度上也是“同事”,因此,有良好的职业操守,是对导师评价的最贴切地评价标准:他(她)作为导师,份内该做得事儿是否都做了?
要补充一句,咱们也得做个好学生,有做学生的“操守”,别做让老师头疼的出格事儿。
性格也是要考虑的因素
从事科学研究,总是起起伏伏。科研人员有做出新发现、新应用的兴奋期,也有实验不顺利、或思路枯竭的低潮期。这时师生的互动方式能为你带来建设性的益处,还是适得其反?导师和学生沟通的方式是否和你合拍?
多方获取信息,做到知己知彼。
在选择导师之前,尽量多方获取各种能得到的信息,对其做更多的了解。如果有可能,接触一个该导师的学生,询问一下有关课题组的情况。实际上,我见过有的老师直接让申请他的学生跟自己的某个在读的学生联系,方便这个学生了解更多的信息。
读书不易,甘苦自知。就像下面画里,最后的果实虽美,背后的每一步劳作,都要认真对待、费些思量。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邵鹏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102703-845312.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