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鹏
老调重弹:好大学要教学与科研并重 精选
2014-9-13 12:59
阅读:7227

   我和国内在高校工作的朋友聊天,谈到他们的生存状态和工作氛围,有些朋友跟我讲,高校里对于科研的重视和教学的漠视如今成了一种很普遍的现象。有位朋友跟我说,说句自私点儿的话,给本科生上课对于“青椒”来说,某种意义上甚至成了一种“浪费时间”的事情。书教得再好,评职称的时候,也没有多少用。当然,这种现象是由对于高校评价的标准决定的。

   的确,我们评价一所大学的时候,科研是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我们如果留意一下各种大学排行榜所采用的指标,会发现评价者采用的因素不外乎几个标准:良好的声誉、过硬的科研实力、毕业生的竞争力等等。这些表面可以看得到的指标里,当然最醒目的就是科研指标了。

   结合我自己在国内、外受教育的经历,我的感觉是国外优秀的大学都同时十分重视教学和科研。我觉得一所好的大学,虽然可以有许多的指标来衡量,但是归根结底,会回归到两个标准:出色的研究水平,和过硬的教学水平。

   这是由大学自身的定位决定的,也是由大学所处的社会中各个“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对于大学的期望决定的。

   究竟大学存在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从西方现代意义上第一所大学,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Bologna,创立于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1088年)创立至今,关于大学对于社会应该具有的功能的讨论,从来没有停止过。高等教育哲学涌现出众多的流派。与中国古代的高等教育类似,西方早期大学主要的目的是博雅教育,以及为宗教、医学领域培养专业人才。但1898年出生的约翰·布鲁贝克(John Seiler Brubacher,1898-1988,被认为是高等教育哲学理论的奠基人)的观点更合乎现代大学的情况:高等学校有三项主要职能:传播高深学问,扩大学问领域,运用其成果为公众服务

   对于公立大学来说,由于它们最大的资助者是政府,因此政府的期望它们必须认真对待:这包括对于政府关心的热点问题的研究,对于本国(地区)内某些领域的科技水平和工业水平提升的贡献,对毕业生的质量的期许等等。民众的期望当然更多的是大学是否能提供良好、物有所值的教育,把父母送进去的孩子培养成能在就业市场上有竞争力的专业人士。工业界和私人捐赠者希望大学能将自己和大学的研究兴趣、发展方向、长远目标结合起来,实现双赢。对于私立大学来说,政府的干预少一些,但其他的“各方神圣”和公立大学大致相当。因此总得说起来,大学夹在各方中间,小心权衡各方的需求,满足各个方面的需要,十分不容易——大学的水平和表现,往往对于资金来源有非常大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一般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都是研究和教学“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压力之下绝对不会轻易放松对两者的追求。

   我们国内的大学有点不同。我们的经费很少来源于政府意外的“stakeholder”,因此大学就很少拿出精力去迎合政府主管部门以外的力量对于大学的期望。指挥棒之下,形成有失偏颇的评价方法也就不足为奇了。而那些本来可以参与到这个游戏中的“stakeholder”,比如工业界,比如学生,比如家长,他们的利益就无形中被忽略了。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邵鹏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102703-827425.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3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26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