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滔
企业育种为何更高效?
2014-6-10 10:53
阅读:2431

提要:以是否实 用、能否商业化(而不是发多少论文)为工作目标,是育种企业能不断推出更具有竞争力产品的关键;当然,其前提是国家打开产业化大 门。

来源:基因农业网,作者 孙滔

第七届国际生物技术与农业峰会间隙,我请教孟山都公司两位资深研发人士:相较于中国转基因重大专项,同样是转基因育种研发,为何孟山都工作的效率明显更高?

这一问题的背景是:中国在转基因重大专项中研发产品并不少,抗虫玉米、抗除草剂玉米、抗虫水稻进入了生产性试验,抗黄花叶病小麦、抗除草剂大豆、抗旱玉米、抗旱小麦也进入了安全评价阶段。对比孟山都,孟山都目前在研发线不同阶段共有29个产品,包括多价抗除草剂 玉米(即抗多种除草剂玉米),抗玉米根虫的玉米(转入8个基因的Bt玉米采用RNA干扰技术研发而成),增产性状显著的玉米。转基因技术专家、中国科协副主席陈章良评价说,我们的产品根本不是竞争对手。

提出此问题前,我已经预备了部分答案:政策原因——产业未开放,制约了研发的提升;体制原因——企业专业化、规模化、团队化、流水化,产业化效率高于国内育种研发主体——事业单位(至于中国种子企业则大都在关注销售竞争,而非研发)。

但对方提供的答案比这还要深刻一些。一位孟山都人士先给我讲了一个故事:某教授被老板指派了一个课题——从数千头奶牛中选出最能产奶的100头,若是完不成,就辞退。教授竭尽所学,穷尽所有方法手段,最终选出了75头。

故事肯定有无数细节:最能产奶有怎样的指标?这些指标有哪些影响因素?等等。我们舍繁取简,聚焦在三个要点:课题不是发表CNS文章,而是产奶竞赛;仅仅敬业是不够的,需要绞尽脑汁、穷尽一切手段;成果评价是留职或去职,而不是升职评院士。

答案已经显示出来。我们国内教授的课题都是国家经费,要求只是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哪管它将来有没有用、能不能用;我们许多教授也很敬业,夜不能寐,但他们要么是为了标书而昼夜伏案,要么是在修改论文指导学生,而不是担心产品受不受客户欢迎(重大专项要求的是能进入产业化的产品而不是基础研究);我们的教授不必担心失业,只是担心能否评上院士。

总结:工作目标不同——是否实用、能否商业化,而不是发多少论文;奖惩手段不同——是能否保住饭碗,而不是职称升降;工作态度不同——是否穷尽一切有效手段。

中国的转基因重大专项投入有200多个亿(人民币),钱不算少(当然还是比不上孟山都在同时期的研发投入),掐指算来,各种高大上的论文并不少,可惜未见产业化。正如孟山都人士评价说:就转基因研发而言,我们已经比不上巴西,他们已经在研发抗旱大豆等多种产品。中巴最根本的差异在于,他们已经有粮食作物产品种植上市,我们还在纸上谈兵,只能无可奈何地咀嚼抗虫棉成绩。

一言蔽之:以上种种皆为责任归属问题。转基因重大专项是国家项目,说白了就是谁都有责任谁也没有责任,即使没有成果产业化不是还有论文吗?而企业则不同。如果没有产品上市盈利,企业就要亏损倒闭,职工就要下岗。二者的推动力完全不同。

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育种创新体系,推进种业人才、资源、技术向企业流动,做大做强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培育推广一批高产、优质、抗逆、适应机械化生产的突破性新品种”,讲的正是此问题。这涉及科研体制改革,任重道远且迫不及待。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孙滔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09942-802106.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3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