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滔
如何开放?
2013-9-27 18:28
阅读:3624
标签:如何

开放,意味着信息流动(进出)的自由度。以我最熟悉的媒体界为例,纸媒被唱衰是必然的,因为纸媒(其实门户网、电视等媒介也差不多)的传统模式已经落伍。

以《财经》杂志运作模式为例。作为双周刊,每隔周周一编辑部要开编前会。(一般而言,编前会之前,编辑和记者会提前到办公室碰头讨论可能的选题,讨论近期的新闻热点焦点,探讨可能的操作方向。)在编前会上,主编、编辑、记者(还会邀请学界专家顾问)一道来确定选题。

编前会上常常会看到争论,甚至争论会有吵架的嫌疑。一旦确定选题,记者就会奔赴前线。对于具体选题(尤其是重要选题),常常会有数名记者合作,到成稿时或由主力记者撰稿,或由各参与记者分别成文,然后由编辑进行综合调整。这时主编就要确定文章是否合适发表,如果有欠缺,或即刻由编辑记者补充调整。

《财经》杂志的操作在国内应当属于严谨性作法——至少程序上如此。这种操作程序较复杂,但保证了报道的准确性和深入程度。然而,这种操作程序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仍然显得赶不上趟儿了。

从台式机到笔记本,再到智能手机,信息流通工具的方便程度意味着信息变化的速度。套用一句流行语“济南中院都用微博直播年度大案了”,电视台主持人都要盯着微博播报新闻了。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相对的,其实两者是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反馈快慢不同而已。如此看来,传统媒体相对于移动互联网催生的新媒体,已经沦落成为计划经济的产物了。无论是双周刊还是周刊,甚至是日报,都要提前筹划,根据已有新闻做计划才能确定报道方案,这是典型的计划产物。即时效性越差,计划属性就越强。至于门户网,因其没有独立新闻来源,而很大程度上被看作传统媒体的变脸而已。

好了,关于媒体的时代变迁至此告一段落。本文重点在于讨论开放问题。也就是说,谁更能够快速掌握信息,更快看到市场变化,谁就占据主动。下面谈谈科教界的开放问题。

必须承认,各高校已经纷纷在微博上亮相,这已经是一个进步。但许多高校的官方微博只是将微博作为一个网站内容的转载平台,这显然不够。作为一个热爱母校的学生,我会关心母校华中师大的发展,关心母校的荣辱兴衰,关心生命科学学院师生的变动和关切。然而这不容易看到。

事实上,微博已经沦为媒体平台,失去了亲和力,互动交流属性已被微信抢去了风头。而此时,高校显然尚未意识到微信的重要性,我们只能失望。

只有较少高校开通了微信,并及时更新,如华中农业大学。而清华北大等诸多高校均没有开通。有朋友评论说,华农历经转基因争议,其开放意识会强烈些。

研究院所也趋于保守。中科院已经有微信“中科院之声”,是很好的进步,但其各个研究所均无表现。至于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等更是不见踪影。

为何如此?个人分析原因如下,1,这些机构均为事业单位,他们没有把机构的荣辱得失看做自己的荣辱得失。能少一事何必多一事,反正这机构不是我自己的。2,没有认识到信息交流的重要性。3,怕挨骂。

原因1,已经说过,没有私有权的机构注定会让人感情黯淡,失去积极性。

原因2,无论在哪个年代,知名度都是财富,更何况微博微信还可以及时获取信息。有现成的信息平台而不利用,这是对自己所在机构无感情的体现。

原因3,一些政府机构官员是最怕挨骂的。在转基因问题上,一直被骂的孟山都居然也怕了,微博微信统统不见。

我倒是建议,每个研究机构,甚至具体到每个实验室,每个研究人员都应该有公开的官方微博微信平台。为什么不把这个当做自己的家园经营呢?你不希望自己的工作得到更多人了解认可吗?

有开放意识的人或机构往往是走在前列的,而保守的则反之。科学家有了开放平台,会有多方面多领域的信息进来,对于其研究一定利大于弊。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孙滔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09942-728352.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2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