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科普] 货币:实物、债券、标准铸币、纸质货币、软货币、数字货币、加密货币 (关联:“自然运算”)
客观世界里的“客观存在的运动过程”,除了可以从“物质”(如化学反应)角度理解外,还可以从“能量”(如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信息”等多种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
从“信息”的角度理解“客观存在的运动过程”的一种思路,就是“自然运算”:大自然自身可以理解为一种信息的运算。
https://www.kepuchina.cn/article/articleinfo?business_type=100&classify=0&ar_id=613162
一、货币的起源
信用而非交换才是货币的起源。
二、实物货币
猿人曾经广泛交换石器工具
贝壳、牲畜、盐、谷物等在长期的物物交换过程中逐步成为了交易媒介。中国商朝则出现了铜贝成为世界上最早的金属货币。银铜等金属开始在商人中使用并作为价值标准。
三、货币变种 — 债券
意大利城邦出现了银行业。一些机构引入了我们今天仍在使用的一系列的金融创新,其中就包括市政债券。银行大大促进了信贷和债务的使用。而后,意大利的银行家又开始使用汇票,可以在不同的城市兑换成实物。
四、标准铸币
公元前7世纪,古希腊的吕底亚王国(今土耳其西部)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标准化金属铸币。该铸币由金银合金制成,并统一了大小、形状、成色及面值。而中国最早的标准化金属铸币可以追溯到秦朝的半两钱。标准化铸币这一创新克服了几乎所有实物货币的缺点。
五、纸质货币
11世纪,中国宋朝政府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六、非金属本位制的软货币
纸币可以脱离贵金属而存在,并维持稳定的购买力。这也成为人类货币历史上的又一个革命性的节点。
七、数字货币
数字化的电子货币作为法币的替代形式,其实质还是中心化的法定货币,价值基础仍然是基于民众对于政府的信任。
八、加密货币
比特币的创始人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借鉴了早期数字货币项目的一些思想,如Hashcash的反垃圾邮件的工作量证明系统和b-money的去中心化理念,并结合当时的密码学成果和点对点(P2P)网络技术,提出了比特币 — — 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
加密货币作为人类社会的一次重大变革,它不仅改变了我们对货币的认知,也对金融体系、社会经济、文化等各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总结
无论是礼物经济、实物货币、铸币、纸币还是数字货币,其价值确立的根本条件就是人们的共识和信任。无论货币的形式如何变换,人们对于货币的共识才是其价值确立的根基。
货币是财富的象征、计量单位和流动形式,但它并不是财富的全部。货币的变革对于整个社会财富的创造、流动和分配都有着显著的影响,为人类社会带来全新的机会与挑战。
https://www.kepuchina.cn/article/articleinfo?business_type=100&classify=0&ar_id=613162
https://www.kepuchina.cn/article/articleinfo?business_type=100&classify=0&ar_id=522629
钱币博物馆,犹如一座神秘的宝库,收藏着各个时期、各种形态的货币。从古老的贝币、刀币,到精美的铜钱、银锭,再到现代的纸币、硬币,这里的每一枚钱币都承载着一段独特的历史记忆。在这里,可以看到货币的演变历程,感受人类智慧的结晶。
https://www.kepuchina.cn/article/articleinfo?business_type=100&classify=0&ar_id=522629
https://www.kepuchina.cn/article/articleinfo?business_type=100&classify=0&ar_id=385988
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货币必然产生。原始的货币,它必须符合几个条件:不能随处可得,但也不能太稀有;大小合适,不能大到携带不便,又不能小到容易失散;不容易损坏;适当的美观。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以贝为币的时期。
https://www.kepuchina.cn/article/articleinfo?business_type=100&classify=0&ar_id=385988
参考资料:
[1] 科普中国,2025-06-27,【数字科普】一文读懂人类货币发展史:财富背后的秘密
https://www.kepuchina.cn/article/articleinfo?business_type=100&classify=0&ar_id=613162
[2] 科普中国,2024-09-02,探寻货币历史,感受货币文化——长春财经学院钱币博物馆开启迎新开放日活动
https://www.kepuchina.cn/article/articleinfo?business_type=100&classify=0&ar_id=522629
[3] 科普中国,2022-11-19,货币、贝壳与纪念邮票
https://www.kepuchina.cn/article/articleinfo?business_type=100&classify=0&ar_id=385988
[4] 2023-01-06,货币/money/,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DB/OL]
https://www.zgbk.com/ecph/words?SiteID=1&ID=279115&Type=bkdzb&SubID=808
最初人们使用贝币、刀币,后来则使用贵重的金和银。但是把金、银当货币,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于是人们又发明了我们今天使用的纸币。
有海贝、铜贝,这是迄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货币。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又出现了用金属铸造的刀币和布币。
我国是在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开始使用纸币的。
除了中国,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还有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早期,他们也是以物换物;后来出现了等价物,例如牲畜、毛皮、食盐、贝壳、铜、铁等。充当过一般等价物的这些东西,实际上就是货币。后来它们都被金银代替了。
[5] 2023-05-11,货币/money/洪远朋,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DB/OL]
https://www.zgbk.com/ecph/words?SiteID=1&ID=527161&Type=bkzyb&SubID=223200
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在历史上,不同地区曾由不同的商品充当一般等价物,同一地区的不同历史时期,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也往往是不同的。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一般等价物的作用最终固定在其自然属性最适宜充当货币的贵金属(金和银)上面。
[6] 2023-01-06,金融学/finance/黄达,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DB/OL]
https://www.zgbk.com/ecph/words?SiteID=1&ID=537856&Type=bkzyb&SubID=223196
以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在经济生活中,信用和货币流通处于不可分割状态,把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研究其运动规律和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作用,以及与其他经济范畴的相互制约关系,是金融学的基本内容。信用活动与货币流通紧密联系构成金融活动,是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来以后的事情。
流通中货币数量的变化则由银行信用的扩张或紧缩来调节,货币的运动则与信用关系中债权、债务的转移和消长结合在一起,并最终形成了现代的金融活动。
在金融理论方面主要研究课题有:货币的本质、职能及其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信用的形式、银行的职能以及它们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利息的性质和作用;在现代银行信用基础上组织起来的货币流通的特点和规律;通过货币对经济生活进行宏观控制的理论,等等。
[7] 2023-01-08,金融结构/financial structure/王广谦,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DB/OL]
https://www.zgbk.com/ecph/words?SiteID=1&ID=513504&Type=bkzyb&SubID=223736
①金融体系结构指各类金融机构的设置比例和金融机构内部的组织状况。
②金融市场结构既包括信贷市场、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等主要市场的规模与结构,也包括各类金融产品以及衍生产品市场的规模与结构等。
③金融工具结构指在金融市场上各种金融工具,如现金、存款、汇票、股票、债券、信托、基金、理财产品等所使用的范围和在金融交易量中所占的比重。
④金融资产结构,既可以按金融资产的类型分析货币性金融资产、证券类金融资产和保障类金融资产之间的比例和结构,也可以按经济部门的分类分析各部门持有的金融资产比例和结构。
⑤利率结构指金融商品价格的构成状况,它反映的是各种金融工具的质量、收益和期限的组合。
[8 2023-02-04,金融工具/financial instruments/彭兴韵、马亚,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DB/OL]
https://www.zgbk.com/ecph/words?SiteID=1&ID=529784&Type=bkzyb&SubID=223281
在信用活动中产生、载明债权债务关系并据以进行货币资金交易的合法凭证。
以前的《科学网》相关博文链接:
[1] 2020-05-19 14:42,四个西方经济波动周期(基钦、朱格拉、库兹涅茨、康德拉季耶夫)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33904.html
[2] 2022-03-03 16:22,[求助] 普朗克 Planck “取决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的出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27900.html
[3] 2025-08-23 20:42,[资料,科普] 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诠释(13): 希尔伯特 David Hilbert 与数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498842.html
[4] 2025-08-22 20:33,[资料,科普] 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诠释(12): 庞加莱 Jules Henri Poincaré 与数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498748.html
[5] 2024-04-28 22:52,[资源,统一场,P vs NP] 何为相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431879.html
[6] 2024-04-30 22:43,[小资料] 朗兰兹纲领 Langlands progra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432191.html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杨正瓴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07667-1499484.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