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饮食,文化] 正月:熬腥菜(煮肉汤,旱萝卜片,海带丝,豆腐)
老家河北省灵寿县所属的农村。从前过年(春节)的习俗,不一定太准确。感谢您的指正!
这些几十年前的传统习俗,现在的年轻人基本上已经不知道了。为保留传统文化,特此回忆。
一、熬腥菜:制作的要点
大概腊月二十六前后,要杀猪。就是在猪圈里养了接近一年的猪。生猪似乎都在 200~300斤以上。
杀猪后,生猪变成两个“半块的猪身子”,以及猪头、内脏等。
往往将半个猪身子卖给公家。剩下(不到)一半的猪身子留下过年吃。当然,除了“小肠”以外的内脏等,也都留下。如猪肝、猪肺、大肠等。猪小肠给公家,似乎是交“杀猪税”。
杀猪后一两天后的“腊月二十八”,会用大铁锅煮肉。同时,用猪肺等,以及山药粉面(甘薯淀粉)等,灌灌肠:利用猪的大肠,并且还用一些布袋(棉布缝制成大肠粗细,不到半尺长)做肠衣。
煮肉、灌灌肠后,用铁丝笊篱捞出,大铁锅里剩下的就是“煮肉汤”。
将 zhuāi dù 萝卜(音:拽肚萝卜,我不知道怎么写)干,洗净用水泡软,除去áo(音:熬)味,即旱萝卜干自身的一种苦涩味道。然后,放到“煮肉汤”里煮软,即“熬腥菜”。
“熬腥菜”熟后,用葫芦瓢舀出,存放在一个陶缸里。一般放在屋外,陶缸里的“熬腥菜”通常上层会结冰。
正月里,往往是早晨从陶缸里把“熬腥菜”舀出来,再用大铁锅烧开后食用。主食往往是“豆渣饼”。当然,主食也可以白面馒头、豆包、年糕等。
“熬腥菜”时,往往会加入一定量的豆腐块,适量的海带丝(或更大些的海带片)。
想吃的更好些,在“熬腥菜”食用前再次加热时,再加入一定的猪肉等。
二、说明
(1)zhuāi dù 萝卜(音:拽肚萝卜),是一种较细的旱萝卜。这种萝卜,直径大约在 5厘米上下。
秋天收获后,用擦床擦成圆片,摆放在土地里,靠太阳晒干。成为一种圆形的萝卜干。
熬腥菜前,印象这些萝卜干,泡软后要焯水。以除去áo(音:熬)味。
(2)常见的大萝卜,秋天收获后,擦成长条状的薄片。同样在地里晒干,叫“萝卜干”。一般是春天吃。通常泡软后切成条状,叫“萝卜条”。炒菜、熬菜吃。
春天,偶尔会包“萝卜条”饺子:萝卜干泡软,切碎做饺子馅。用“山药面”做饺子皮,同时,也用白面做饺子皮。锅里是黑白两种颜色的饺子。
(3)葫芦瓢,直径大概 20厘米上下。平时用来舀水等。
(4)应当说,上面这些吃萝卜干的方法,营养损失很大。都是经过泡软、焯水(老家方言:用水zhá),会导致明显的营养流失。
应该找到保留营养的更好方法。
(5)豆渣饼,用做豆腐时产生的“豆渣”,与玉米面和在一起,捏成不到巴掌大小的圆形饼子,蒸熟。
印象:要加入加入苏打面(碳酸氢钠 Sodium Bicarbonate, NaHCO3)。
不同于玉米面饼(棒子面饼),豆渣饼有“豆腥”味。
三、附图
图1 圆形萝卜干 GIDsA02dugTVsmQFWQT9Zw.jpg
https://imgservice.suning.cn/uimg1/b2c/image/bS26CozO1ygp-K5cbmM1qw.jpg_
图2 圆形萝卜干 kurutulmuş-turp.jpg,熬腥菜的萝卜干,是白色的,没有红皮
http://dryer.kurutma.net/resimler/kurutulmu%C5%9F%20%C3%BCr%C3%BCnler/kurutulmu%C5%9F-turp.JPG
http://dryer.kurutma.net/Dried_Radish.html
相关链接:
[1] 2025-03-24 03:14,[老家,饮食,文化] 老家河北省灵寿县过年(春节)习俗:年前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478991.html
[2] 2025-03-22 23:06,[老家,饮食,文化] 山药菜饭(胡萝卜山药菜饭、山药蔓菁菜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478856.html
[3] 2025-02-23 02:15,添仓节,添仓日 [老家,民俗,传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474362.html
[4] 2024-09-21 22:42,[打听,老家] 类似“榆皮面”的“黏杆儿/粘杆儿”,是“金花葵”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452103.html
[5] 2024-09-05 22:50,[老家,感慨,搜集] 相关性与因果性:蔓菁(芜菁、圆根、盘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449817.html
[6] 2024-08-31 22:32,[请教,图片,老家] 根大(根达菜,根瘩菜,莙荙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449037.html
[7] 2023-08-04 17:21,[回忆] 老家南堤下村与对祖先们的些许记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97875.html
[8] 2021-11-13 14:28,[老家] 压饸烙/轧饸饹,饸饹面/饸烙面,压床/轧床,榆皮面,粘杆(nián gān),山药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12235.html
[9] 2020-02-18 17:30,老家过年习俗的零星记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19147.html
[10] 2010-04-01 20:56,老家的村子在 Google Earth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308117.html
[11] 2023-08-04 17:21,[回忆] 老家南堤下村与对祖先们的些许记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97875.html
[12] 2022-01-22 14:49,[传闻] 南堤下村极简史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22165.html
[13] 2021-10-05 20:19,继承权:河北省灵寿县北狗台乡南堤下村“功名桥”石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06868.html
[14] 2015-03-06 23:12,河北省灵寿县北狗台乡南堤下村“功名桥”碑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872527.html
[15] 2022-07-21 14:25,[感慨,搜集] 相关性与因果性:彩色的胡萝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48234.html
[16] 2025-03-14 22:21,[资料,图片] 蔓菁/芜菁,才是“诸葛菜”的真身?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477586.html
[17] 2024-09-05 22:50,[老家,感慨,搜集] 相关性与因果性:蔓菁(芜菁、圆根、盘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449817.html
[18] 2022-09-18 14:16,[感慨,搜集] 相关性与因果性:彩色的玉米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55863.html
[19] 2024-09-21 22:04,荞麦面伴侣——黏秆儿,类似秋葵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452101.html
[20] 2024-09-21 21:35,[转载] 白彦修:难忘的“黏杆儿面”,《阳泉晚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452098.html
http://www.yqnews.com.cn/yqzk/wy/202403/t20240304_1833006.html
[21] 2024-09-01 00:09,[转载] 风骨河北|记忆系列——过去的夏日美味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449046.htm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7914049806469656&wfr=spider&for=pc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杨正瓴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07667-1479161.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