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境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inderela

博文

知识分子、压力与心身疾病 精选

已有 10675 次阅读 2013-1-14 12:26 |个人分类:杂谈|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知识分子, 疾病, 压力

前两天,医学院一位才36岁的老师去世了,这之前,他已经在医院躺了近两年。在他之前两个月,另一个学院的一位五十出头的老师在晚上锻炼完身体后,一头栽倒在公共卫生间,再也没能起来,直到第二天早上才被人发现。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猝死案发生在知识分子身上,而且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媒体也报道了很多,可是情况并没有好转,很多人也并没有放在心上。实际上,因为现代生活引发的多种心身疾病及最严重的后果—猝死已经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了。学校每年的体检都会发现好几例肿瘤。

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功能性障碍被称作心身疾病(psychopsysiological diseases)。通常所指的是躯体器质性疾病,因为功能性障碍类的心身疾病在好的心理治疗下,功能可以很快恢复。但一旦有了器质性的疾病,就不仅仅是心理治疗能治好的。不过,这样的疾病如果没有心理干预,也很难彻底治愈,或者会反复发作(这是现在的心血管科提倡“双心治疗”的主要原因)。

DSM-1968)中,心身疾病被定义为由情绪因素引起的单一器官系统的躯体症状DSM-1980)及DSM-R1987)采用影响身体状况的心理因素分类。诊断标准为有心理因素引起的躯体症状,心身有时间相关;躯体有器质性变化或明确的病理性过程(如呕吐);不符合躯体疾病及神经症的诊断。

 Alexander是早期大力提倡心身疾病概念的人,他提出七种经典的心身疾病,包括溃疡病, 甲状腺机能亢进,类风湿性关节炎,原发性高血压及支气管哮喘等。他认为每种疾病都与特定的心理冲突有关。不过另一位研究心身疾病的Qurbas则认为,造成心身疾病的心理冲突并不具有特异性,而是具有普遍性的。他还提出人格类型有重要发病意义。现在普遍认为心理社会因素在各种疾病发生中都有作用。

有些心身疾病分类中,未将恶性肿瘤列入,但据许多临床体会,恶性肿瘤的发生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密切关系。有人曾对245例癌症住院病人作过调查,66.9%的病例在病前有负性情绪,而对照组仅有15.5%。格瑞等对30例乳癌病例进行研究后指出,癌症的发生与刺激性生活事件有明显联系。我们自己在对妇科疾病包括宫颈癌、乳腺癌的研究中,发现负性生活事件(其所带来的影响就是负性情绪,如应激、抑郁、焦虑等)与其发病有明显相关。艾勒希德在其名著《心身医学》中,也将癌症列入心身疾病。

现代生活紧张、繁忙,尤其是知识分子,常年处在慢性压力当中,许多人都已经不感觉自己有压力,但实际上,这时的身体已经处在我们所说的“抵御resistance”的阶段了,身体的各个系统表面上都从紧急压力发生时的“警戒状态 alarm”回复到平时的水平,但实际上,有机体这时仍然处在红色警戒状态,身体能量的消耗和唤起的水平都处在增高的状态,只是机体已经开始适应这种压力(应激)带来的高水平唤起状态。在此阶段,个体通常非常地脆弱,很容易患上各种疾病,如感冒、发烧、胃疼等疾病,如果压力持续下去,得不到减轻,机体就有可能发生崩溃(Exhaustion),产生各种严重疾病或猝死症状。

我自己在这个学期当中,因为课程多,科研压力大,在四个月的时间中,差不多从头到脚,把可以有的症状都经历了一遍,先是头疼、咳嗽,然后是过敏性鼻炎、口腔溃疡,然后是心跳过速,然后是消化不好,最后是肠胃问题。也因此,做了各种检查,胸透、24小时心电、胃镜、肠镜、甲亢的五项检查,在最后都没发现问题的时候,我知道了是怎么回事,也知道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说不定自己也得牺牲在讲台上。于是,硬生生地停掉了所有的科研、教学工作,休息了一周,缓过劲来,接着干革命!

大部分的老师大概都比我更用功、更忙,压力也更大,所以,一定要关照自己,从身体到心理,知道它在什么状态,自己需要做什么?好好保护好自己。这个事情只有自己能做,就是最关心你的人,也不能帮你,因为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的感受!

能够减少、改变压力对身体造成的伤害,避免心身疾病的发生有很多途径。通常,社会支持、改变生活方式、正确的应对方式以及经常性的锻炼是所有医生和心理学工作者推荐的方法。不过锻炼要根据个人的机体状态,对于工作过度劳累者,建议不要运动量过大的锻炼,而且贵在坚持!

另外,要学会在必要的时候,像我一样偷偷懒!也许,这偷来的一刻“懒”,就能在关键的时候救自己一命!

 

 

参考文献: 姚树娇 孙学礼 医学心理学(第五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05978-652927.html

上一篇:青山在 人未老
下一篇:人生
收藏 IP: 113.108.139.*| 热度|

45 陈冬生 曹聪 徐长庆 孙学军 田圃 李学宽 罗汉江 林中祥 杨正瓴 王春艳 王芳 张波 蒋永华 张玉秀 徐耀 高绪仁 王晓霞 刘广明 鲍海飞 陆俊茜 武夷山 崔丽峰 傅蕴德 仇文利 张鹏举 肖振亚 邝志和 丁邦平 周华 刘伟 罗帆 刘全慧 周可真 王恪铭 赵保明 李土荣 许培扬 苏力宏 马雷 李宇斌 薛书亮 biofans xsongy aliala lxfeng1209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9 00: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