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青松
再论高等教育与社会环境变迁的关系:从大熊猫的境遇说起 精选
2021-7-20 09:05
阅读:6251

国宝大熊猫,憨态可掬,曾经的野外强者,在环境突变的今天,几乎濒临灭绝,需要被人类保护才得以生存。

生物演化与灭绝的故事,在地球历史演化中,层出不穷。大熊猫是我们能感觉到的生物与环境演化相互关系的一个缩影。生物灭绝,无外乎两个主要原因,第一个是自身进化到误区,迟早会被淘汰,比如剑齿虎之类。第二个,物种虽然自己很强大,但是外界环境演化造成的压力超出了它们的抵挡能力,被环境压垮,比如恐龙。

大熊猫刚好处于这两种状态中间。首先,大熊猫的祖先虽然属于肉食动物,至今还保留了尖牙利齿,但是,它进化到以竹子为食。我们不能说大熊猫的进化策略完全失败,靠每天吃大量的竹子,它能存活至今,说明还是成功的。

环境变化是大熊猫生存压力的主因。这又分为自然变化和人为因素导致的变化。如果只是自然变化,生态环境有规律地变迁,大熊猫能够适应,因为在过去几个百万年中,这种情形发生过很多次,我们的古人类也经历过相同的环境演化模式。可是,当一万年前,大地回暖,各种动物要欢呼美好日子要来临的时刻,人类开始了农业生产。人与自然之间的竞争,极大地压缩了一万年以来自然生物的生存空间,包括大熊猫。但是,无论是自然变迁还是人类造成的环境变化,看似强大的大熊猫沦落到要被保护的状态。

我们再看看那些目前生活得很滋润的动物,处于什么状态。仔细分析,大致有这么几种情况。第一种在几十亿年中,一直存在的小小的细菌病毒类。这些物种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找到身影,外界环境可能影响局部的生存,但是不影响物种的生存。第二种是适应能力极强的小型动物,比如蟑螂,曾经与恐龙并存于世。第三种,拥有广阔的活动空间,比如鸟类和鱼类,可以在自然中腾挪。第四种,就是适应了人类,并和人类达成某种生存协议的物种,比如家畜和宠物。猫和狗会和人类一直友好地合作下去。

物种要生存,要么抵抗环境,要么适应环境,几乎没有更多的选择。

这种现象,不只是在生物界存在,在高等教育体系也存在,比如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的初衷在于人本身的道德情操与社会认知教育,可以认为是所有后续专业教育的基础。在早期大学中,通识教育是教育的主流,并且被固化成一种特定的形式。这种模式存在着很大的弊端,比如内容与教学方式僵化,并没有完全达到育人的效果等等,被后续的研究型大学所冷落。虽然在19世纪以来,西方国家发起了几次通识教育讨论与改革,变着花样地想调和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同构引入自然科学,丰富通识教育内涵。可是,在实践过程中,通识教育流于形式,始终无法达成一致的共鸣。

总结起来,通识教育在面对大学外部环境与需求压力的时候,没有寻找到很好的对策,成为了大学中的大熊猫,需要被保护,才能得以生存。

通识教育目前面临的压力与问题为:1)学时有限。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以海量计。良好的专业基础教育成为大学的主流,而这些专业基础教育需要坚实的训练和学习,所占时间比重大,留给通识教育的时间就极其有限。因此,通识教育很难形成体系,碎片化很严重;2)大学文化迥异。通识教育必须和外部与内部的文化氛围相匹配。这一点与专业化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知识体系完全不同。因此,很难在不同高校,不同国家之间的通识教育中达到共鸣。通识教育的整体原则可以讨论,具体到实施阶段,又百花齐放,没有统一的标准;3)与专业知识缺乏有效的衔接。既保持通识教育的独立性,又能和专业知识衔接,这是一个非常前沿的问题。把专业基础课可下放为通识课程,是很多学校的通行做法,这个并不可取;4)缺乏大通识教育的考虑。大学已经变成整个社会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关于人的通识教育以及道德教育,大学只是一个阶段。很多高校把通识教育只放在低年级进行,这是错误的。我们甚至要更多地考虑全时通识教育,把中小学和大学贯通起来,把社会通识教育与大学同时教育衔接起来,整体构建一个完整的通识教育体系,让大学负责其中一部分,这样就能让大学瞄准目标。

总之,社会环境已经变化,固守过去同时教育的陈规,就会变得不伦不类,既无法保障传统通识教育的精华,又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新需求。

除了通识教育,还有一种环境影响教育理念的现象可能正在形成,那就是地理与经济对教育模式的促进与制约。

中国科举制,自明朝以来出现南榜与北榜,以平衡南方与北方的人才比例,否则江南才子将全面胜出。这其实是当时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决定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这种现象在目前的中国可能也在发生悄然的变化。南方处于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腾飞,比如大湾区等经济发达地区,正在形成以高科技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大地理集成、大经济圈衔接、国际化接轨、对新型教育人才的需求等等,都在催化新的教育模式,这些需求会对教育体系产生作用,使得南方的教育思维模式发生悄然改变。在新工科、新文科等方面,南方会比北方走得更远。

在新世纪,最怕固守成规的教育理念,抱着传统的大学定义,以过去大学发展经验来约束新教育体系的思路,不愿意张开怀抱去融合社会资源,不以全新的教育思维去为将来几十年的社会培养人才,这会出问题,这些都需要仔细思考。

上个世纪与21世纪相比,社会发展相对慢,周期为几十年。21世纪社会发展周期大为缩短,每5年就已经有看得见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教育体系当然无法全面跟上这么快的发展速度,随时去修改大学以及教育模式也不符合大学的稳定性需求。但是,不设计出相应的对策,让大学的稳定性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性之间达到某种平衡,大学就会受到社会的强大压力。

社会环境变化对高教研究提出的挑战,我们需要未来社会与教育模式的研讨,高教研究也要以史为鉴,我们应该有前瞻性,培养未来人才,提前布局,以不变应万变,同时也有灵活的机制,你变我也部分地变,促成大学与社会协调发展。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刘青松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057014-1296211.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5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2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