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tic Horse: An Elegant Bein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l6866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博文

印刷术与世界申遗

已有 4485 次阅读 2010-11-3 12:26 |个人分类:评论述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印刷术, 文化遗产

印刷术公认为我国四大发明之一,作为物质领域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合体,我国的印刷文化遗产相应地包含了两个方面。历史上各时期印刷出版的重要文献和图书资料以及相关的重要实物等可移动文物是物质层面的印刷文化遗产;具有代表性和里程碑意义的各类印刷文化技能,则可称为非物质层面的印刷文化遗产。尤其是活字印刷,在历史上的地位。沈括(1031-1095)在其《梦溪笔谈》曾专门说过,公元1041~1048年,平民出身的毕升用胶泥制字,一个字为一个印,用火烧硬,使之成为陶质。排版时先预备一块铁板,铁板上放松香、蜡、纸灰等的混合物,铁板四周围着一个铁框,在铁框内摆满要印的字印,摆满就是一版。然后用火烘烤,将混合物熔化,与活字块结为一体,趁热用平板在活字上压一下,使字面平整。便可进行印刷。用这种方法,印二、三本谈不上什么效率,如果印数多了,几十本以至上千本,效率就很高了。为了提高效率常用两块铁板,一块印刷,一块排字。印完一块,另一块又排好了,这样交替使用,效率很高。常用的字如“之”、“也”等字,每字制成20多个字,以备一版内有重复时使用。没有准备的生僻字,则临时刻出,用草木火马上烧成。从印板上拆下来的字,都放入同一字的小木格内,外面贴上按韵分类的标签,以备检索。毕升起初用木料作活字,实验发现木纹疏密不一,遇水后易膨胀变形,与粘药固结后不易去下,才改用胶泥。

毕生创造的胶泥活字虽然没有保留下来。但是他发明的活字印刷技术,却流传下去了。1965年在浙江温州白象塔内发现的刊本《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经鉴定为北宋元符至崇宁(1100~1103)年活字本。这是毕升活字印刷技术的最早历史见证。后来由蒙古人传至了欧洲,所以后人称毕升为印刷术的始祖。中国的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

然而,在遗产保护方面我们面前横亘着一个印刷术发明权的归属问题。尤其是韩国于1966年出土了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印本佛经:唐印本《无后经》后,韩国部分学者没有经过深入考证,便向世人宣称:“韩国发现了现存世界最早的印刷品。”并有意将其与印刷术联系起来,进而推出“韩国起源说”,发起了虚无的中韩印刷术之“争”。然而,大量文献证明在韩国出土的这卷《无后经》是唐印本,是从中国传入韩国的。这样便酿成这场争论的基本事实。

国际学术界认同中国是印刷术的发明国。然而,印刷术的起源之争,实质上仍未完全停息。少数外国学者、媒体不断试图否认,挑战中国发明印刷术,甚至已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金属活字印刷术为世界文化遗产。他们时不时发起争论或提出异议,例如,韩国首尔大学历史教授朴正秀说,经过他十年研究和考证,认为是朝鲜民族最先发明了汉字,后来朝鲜人移居中原,把汉字带到了中国,才形成了现在的汉文化。他建议韩国应理直气壮地恢复汉字,并向联合国申请汉字为世界文化遗产。韩国便开展了一连串争夺中华文化的举措:向联合国申报“活字印刷术”是韩国发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明就里,竟同意了。还有其他之类,就不不一一列举了。更有甚者,在回顾汉字起源的争论时,网友们惊异地发现这竟然是发生在2002年的事情。而经过搜索后,大家又发现“韩国人发明了汉字”这个话题早已在google论坛等国际论坛上炒得沸沸扬扬,代表性观点就是:“商以前,韩国人住在山东。后来韩国人入主中原成立了商朝,并发明了一种文字(即汉字),但这种文字不能和所有部落语言相适应。只有华夏部落忍受下来并发展了和其相适应的语言,而周朝打败了商朝,韩国人退出中原后,就抛弃了汉字重新使用以前的韩语。”

目前,国际上除了一些印刷史、科技史等领域的学者检查认定印刷术是中国发明的以外,不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公众及大众传媒,则很容易受到外界的误导。这不仅挑战了我国作为文明古国拥有印刷术发明权的历史事实,而且也威胁着传统科技文化遗产的保护。印刷术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因而捍卫我国印刷术的发明权有着重要的文化战略意义。因此,相关领域的专家,尤其是中国学者,有责任加强此方面的研究和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让世界人民熟知中国在印刷术发展史上的贡献。

现在我们到处谴责学术剽窃,甚至连“零容忍”的口号都提了出来,那么我们对文化的剽窃是否也要“零容忍”呢?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05489-379983.html

上一篇:羊羔体与桂冠诗人
下一篇:信息科学基础(FIS)
收藏 IP: .*| 热度|

7 王桂颖 杨正瓴 张天翼 侯成亚 许培扬 钟云飞 唐常杰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20: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