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tic Horse: An Elegant Bein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l6866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博文

莱布尼茨为人类留下的遗产 精选

已有 6633 次阅读 2009-3-18 23:03 |个人分类:人物记事|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莱布尼茨, 文化遗产

莱布尼茨为人类留下的遗产

在人类思想史上,莱布尼茨是个极为少见的全才。当年普鲁士的一位皇帝曾说过,莱布尼茨一个人就是一个科学院。他一生发表过的东西不多,给人留的文稿却相当丰富。为了研究撰写布伦瑞克家族(Brunswick Family)的历史和家谱,莱布尼茨收集了不少鲜为人知的档案资料。莱布尼茨逝去后,布伦瑞克家族按照当时的习惯做法,更出于担心对皇家不利的有关资料外流,即刻派人查封了莱布尼茨所有的文字资料。而莱布尼茨生前也有所预感,所以他的许多重要的信件等都有秘书誊写的副本。因而,莱布尼茨的文献档案是所有学者中是最全的一位,据说在他的档案里就连一张看病的药方都保留下来了。今天人们在提到莱布尼茨的时候,都将他视为天才,无论是政治、经济、法律、哲学,历史、语言、神学,还是数学、逻辑、医学、物理、地理等等,甚至还包括中国历史、哲学和文学,莱布尼茨留下的20多万张手稿几乎涉及了当时欧洲17到18 世纪所有知识领域,这样的规模远非当代学者可以想像。在手稿以及书信中,莱布尼茨使用了拉丁语、法语、德语、英语、荷兰语、意大利语以及俄语,如果把这些三百多年前写成的文稿一张张铺在地上,总长度大约是60公里,这无疑是欧洲历史上非常珍贵的科学文化遗产。从1907年开始,法国与德国开始联合着手整理莱布尼茨的手稿,目前已经出版了48本文集,涉及八个系列。其间虽然经历了战争、分裂,但是研究工作一直没有中断。

目前德国有四个研究所主要负责研究工作,分别位于柏林、波兹坦、哥廷根和明斯特,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是其中历史最悠久的一家。莱布尼茨的大部分手稿被封存在汉诺威,而其他不少重要的历史资料都被转移到了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据专家介绍,《莱布尼茨文稿》(Bildunterschrift: Groe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布尼茨留下的20多万文稿中除了有作者个人的思考、笔记,还包括15,000多封与世界各地1,100多人的通信,以及大约一百本作者参阅批注过的书籍,经过数次改动后,大部分稿件都面目全非,如今要把这些手稿整理出来,并根据其内容性质分类,然后按照时间顺序出版,实在是一件耗时耗力的事情。在编辑过程中,编者还要严格保持当时的文字使用习惯,并对文稿中提到的人物、历史事件、地名等等进行考证和注释,如果在不同手稿中莱布尼茨提到同一个问题,编者还需罗列不同出处,这些都增加了编攒工作的难度。据李文潮教授说,从以往的经验来看,一个受到良好的专业与语言训练的博士生大约需要三年的工作经验,才能单独胜任自己的工作。要完成一本大约九百页的文集,三个专业工作人员需要三到四年的时间,耗费70万欧元左右。除此之外,莱布尼茨似乎还是个急性子,有时自己写过的东西忘记了,又懒得去花时间去找就重写一份,这就为后人整理他的东西更增加了困难。

莱布尼茨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遗产。目前德国人正在整理出版《莱布尼茨全集》,估计要到2050 年才能出齐。有人统计过,在德国汉诺威莱布尼茨档案馆中,现存的手稿资料中大约保存有5万件,共计15万到20万张,其中包括信件1.5万封,与莱布尼茨保持通信联系的人多达1100余人。在莱布尼茨那个时代,由于宗教和当局的管制很严厉,言论出版审查严厉,基本没有什么自由,所以有许多“出格”的思想都是通过私人信件来传递的,因而这些信件往往成为学者间交流思想的重要途径。发表出来的并不能代表莱布尼茨的全部,只能是掩人耳目的冰山一角罢了。但现在同样面临巨大的挑战,首先就是语言关,莱布尼茨的东西大都用拉丁文和古法文写成的,仅仅这两项就够人呛的,同时为了收集到他渊博学识的出处,收集到非常丰富的语言学材料,仅此这样对研究而言难度就更大了。

1700年,莱布尼茨在柏林建立了普鲁士科学院,两德统一后,与前东德科学院合并为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格林兄弟、洪堡、爱因斯坦等都曾经是该科学院的成员。莱布尼茨一生涉猎广泛,从严格的形式逻辑科学到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以及神学、文学、笑话、宫廷应酬诗歌、古代法律文献等等,无所不包。在那个通讯不发达的年代,他对位于东方的古老文明--中国,也充满了兴趣。早在1666年,莱布尼茨刚满 20岁的时候,就在博士论文中提到了中国,他对中国的文字充满兴趣,希望能从中获得灵感,对发明自己的普世语言提供帮助。而莱布尼茨最后一次提到中国,是在1716年与俄国使节阿莱斯金的通信中。在此五十年间的手稿中,几乎每年都能找到与中国相关的论述,其中包括中国的哲学、历史、风俗、语言、政治等等许多领域。在《中国近事》的前言中,莱布尼茨写到:"人类最伟大的文明与最高雅的文化今天终于汇集在了我们大陆的两端,即欧洲和位于地球另一端--的如同' 东方欧洲'的'Tschina'(中国)";"这一文明古国在人口数量上早已超过了欧洲,在很多方面,他们与欧洲各有千秋,在几乎是对等的竞争中,二者各有所长。" 现在,横跨欧亚的大陆不依然叫做“Eurasia”吗?

有人说,莱布尼茨是个“中国迷”(Sinophile)。因而他对中国充满了一种理想主义主意的色彩。他没有来过中国,也不认识中国字,所以了解中国的途径主要来自于他与居住在中国的传教士的通信以及与欧洲汉学家的讨论。那时的欧洲,有三类人对中国有兴趣,第一类是严肃的学者,尤其是来华传教布道的传教士,像法国传教士白晋(Jochiam Bouvet),对中国的痴迷程度恐怕要比中国人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对易经的研究单成一派,即索隐派(Figurist),不过人们对这一派的评价并不高,说基本都是牵强附会;第二类就是向莱布尼茨那样的人,他们涉猎广泛,但中国仅仅是他们众多兴趣之一,通常将他们称为原汉学家(proto- Sinologist);第三类就是有些冒险分子,他们对中国只有浮浅的了解,甚至是些道听途说的消息,便在欧洲各处行骗。不过,由于相对于当时的“德国”和法国而言,他对当时崇尚开明君主制的莱布尼茨来说,中国的康熙皇帝不仅"公正无私"、"仁民爱物"、"温和有节",这一点似乎就有些有时偏颇了,他只看到了积极的一面,而没有看到消极的另一面,他认为,康熙皇帝对来自于欧洲的科学知识的渴求几乎达到了难以置信的程度,这无疑符合他心目中理想的统治者形象。相比当时欧洲社会,中国是相对开明的,去中国传教的耶稣会士在中国发现的是文明和进步,而去南美的传教士则发现的是当地的原始和淳朴;所以他们在中国宣讲亚里士多德,在南美主要是建医院和学校。这也代表了后来十九世纪欧洲对待外来文化的两种态度。莱布尼茨对中国文化的评价很高,曾写到:"如果推举一位智者来评判哪个民族最杰出,而不是评判哪个女神最美妙,那么他将会把金苹果判给中国人。"

莱布尼茨认为,欧洲的传教士为中国人带去了欧洲的数学和哲学知识,中国人善于学习,融汇中西,必将很快超过欧洲,而欧洲人也应该从中国获得对自己有利的知识。在莱布尼茨看来,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几乎没有中断,其中必然记载了很多人类丰富的知识,而欧洲由于民族迁徙或是战争原因,这些记载都不存在了。如果能从中国历史的记载中找到这些知识,再为欧洲所用,那将是非常可观的。中欧通过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最终带动全人类的进步。从这点上看, 莱布尼茨的视野非常宽阔,这些观点即使在今天看来也具有现代意义。17世纪时,美国和俄罗斯都尚未真正登上世界舞台,所以当时提到欧洲和中国,就算是代表了全球文明,莱布尼茨设想的是通过欧洲与中国的发展,带动中间的俄罗斯,这可以算是三百年前的全球化概念了。在对待外来文化方面,当时欧洲的立场比如今要开明。在启蒙运动早期,欧洲比较开放,因为当时欧洲自己也在寻找一种发展模式,他们从外来文化中吸收了很多东西。莱布尼茨提出了两个对待外来文化的原则,一个是友善原则:在吃不准一个外来文化的时候,尽量把对方当作善意的;还有一个是保守原则:在未判断出对方的性质前,不要轻举妄动,秉承这两个原则就不会伤害双方关系。到了启蒙运动中后期,欧洲对外来文化的态度主要是批判地接受,在确定了理性原则之后,欧洲人认为自己已经找到了处理问题的良方,所以不需要外界的帮助,这反倒造成了自我封闭。

中国学者目前似乎仅仅对他中间那段与白晋的通信感到兴趣,但实际上,那只是莱布尼茨的一个小小的插曲而言。专门从事莱布尼茨与儒学研究的美国学者孟德卫(David Mengello)认为,莱布尼茨确实受到中国思想很大的影响,但是莱布尼茨毕竟是莱布尼茨。他所处的时代和我们的并不一样,因而还要对莱布尼茨的思想有所辨析才是正确的态度。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05489-221184.html

上一篇:信息哲学的若干分支
下一篇:如何理解信息——能有通用的定义吗?
收藏 IP: .*| 热度|

6 武夷山 孟津 王桂颖 陈绥阳 黄富强 fan3fan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8 07: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