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钢
逻辑是思维的货币,信息是通信的网球
2025-3-31 21:28
阅读:257

逻辑讲求的是推理,就像当今的推理大模型,其底层逻辑就是需要货币进行交换。那么信息是通信的网球无疑就是将香农的信息论以比喻的方式变现出来。经典信息的逻辑就是代数逻辑,这是当年布尔开发出来的。布尔代数亦可以用格论中的有补分配格表现,称布尔格。我在2017年我在《哲学动态》发文,“论先天易图与布尔代数的等价性——从格论的观点看”无疑将邵雍的先天易图与当代计算机做出重新诠释。布尔代数属于纯数学,如果没有1937年香农的“对继电器的开关电路的符号分析”一文,布尔代数还在那里睡大觉呢。香农为了布尔逻辑发了“钱”,让它找到施展拳脚的所在,彻底成为当今计算机的核心工具。布尔逻辑是现代逻辑的一个方面,有钱了,阔起来了。让人刮目相看。可是仔细一看先天易图换个角度却和它也是一样一样的。

讲起信息来其定义更是有上百种,有人用网球来做比喻,我觉得非常形象。这就是学文的和学理的不一样的关系吧。与其在那么多种定义的泥沼中打滚,不如超凡脱俗,跳出来说一句,把你们那些公式概念彻底破了。好像我记得爱因斯坦说过,一个公式可以吓跑多少读者之类的话。与其这样不如用比喻,把这层关系说破。动嘴不动手,也未尝不可。难怪当年他的导师让香农用他的queer逻辑去研究遗传学,结果香农的博士论文做出来了,但同样也是舅舅不疼,姥姥不爱。除了拿了个博士学位,论文也未发表。后来遗传学家们发现,如果当年看到了香农关于理论遗传学的工作,会少走很多弯路,一门学科就这样被耽误了几十年。

 香农从MIT拿到了博士学位,随后到贝尔实验室做起来电气工程师。于1948年香农在贝尔实验室的刊物上发表了“通信的数学理论”,这便是信息论的理论基础,其实之所以叫信息论是他于1945做密码分析报告所用到的名称。贝尔实验室的刊物似乎发行不广泛,而且那时的电气工程师的数学水平也堪忧,把通信和数学融合起来,完全是新鲜事。因此反应不大,而且还有点儿被边缘化的意思。毕竟还是有慧眼识珠的人,说香农的这篇论文价值非同小可。他写了一篇通俗文章发表在《科学美国人》。他与香农于1949年联名发表,名称只是将不定冠词A改成The,从此信息论的奠基文章便问世了。不难看出,有时创新往往在不同学科的交叉处。所以现在经常提倡跨学科研究。

 莱布尼茨是位“异人”,罗素称其为现代逻辑之父,是因为他继承莱布尼茨的衣钵。在成为哲学家之前,他首先是位莱布尼茨专家,他于1900年写过一本《对莱布尼茨哲学的批评性解释》的书,完全属于六经注我,英国莱布尼茨学会会长说,罗素的书很有见解,但思维混乱且难读。罗素把莱布尼茨“腰斩”,将莱氏的主谓逻辑改成谓词逻辑,使现代逻辑成为可能。维纳说莱布尼茨是控制论的守护神,就是从普遍语言和理性演算这两个概念出发。可是莱布尼茨的这对概念又来自中世纪西班牙神学家鲁尔。鲁尔对莱布尼茨影响是终身的,一生都在追求一种所谓的“普遍科学”。是莱布尼茨将这两个概念是从神学引入科学。

莱布尼茨于1666年写了《论组合术》这篇数学论文。他试图通过组合术构建一种普遍的“理性语言”,将逻辑、数学与哲学统一。他认为,通过组合基本元素(如01),可以推导出所有可能的事物,这一思想后来影响了二进制的发明。因此可以将1666年视为莱布尼茨的二进制算术的思想萌芽。后来到了1679年,又在导师的四进制算术的启发下,发明了逢二进一的二进制算术。这篇东西莱布尼茨似乎也没太当回事。但是他哪里知道到了今天二进制可是计算机不可或缺的,香农称其为比特(bit)即binary digit的缩写。所谓比特即为01。莱布尼茨后来被法兰西科学院选为外籍院士,需要提交一篇论文。他便找到法国数学家诺代帮忙,写了一篇“数的新科学”。掌管法国科学院的秘书认为,那篇论文不过就是篇数学游戏,没有价值,不予刊登。莱布尼茨也就没有取得外籍院士的资格。

 正在此时法国来华传教士白晋给莱布尼茨寄去一幅邵雍的先天易图(方圆图),莱布尼茨高兴坏了。赶快把自己被拒的那篇论文翻出来,写成“只用二个记号01的二进制算术的阐释——和对它的用途以及它所给出的中国古代伏羲图的意义的评述”。正是这篇文章刊于《法兰西科学院记录》,让莱布尼茨成为法兰西科学院的外籍院士。莱布尼茨对中国也是抱有终身的兴趣,曾出版过《中国近事》。并声称要在他的办公室挂块“中国办事处”牌子,专门处理与中国有关的事务。这就是莱布尼茨的过人之处,虽然他不懂中文,可依然被称为“原汉学家”(Proto-Sinologist)关于莱布尼茨与中国的交往,是否会成为显学,那就看能否推陈出新了。北师大有个莱布尼茨中心,因为北师大出版了第一部莱布尼茨与中国的著作。

首先应用莱布尼茨的二进制的人是德国土木工程师楚泽,他生前共搞出Z1Z4型计算机。此人即其坚韧,完全是外行,但仅凭一己之力就从土木工程师干成计算机的先驱,那是与ABC计算机年代相当的产物。Z1用的是电影胶片,到了Z3开始用继电器。楚泽的计算机使用了莱布尼茨的二进制算术。在他的技术报告中专门写道“向莱布尼茨致敬”的字样。楚泽似乎是第一位将二进制算术工程化的人。虽然当年莱布尼茨发明二进制算术的目的处于神学目的,上帝从无(0)中创生了有(1)。可是楚泽似乎与香农类似,将其用于计算机了。

我于去年7月将老干局的课题“中国文化与信息哲学研究”结项。目前正在撰写专著《信息哲学的中国学派——致敬邵雍》,这还要写一阵子呢。目前老干局又有2026年的课题申请来了,我还想报一个,因为我于1997提出的关于“模态信息论”要在专著里占很大一部分。现在看到人工智能领域都在搞“多模态”,这正好是哲学上说的“一与多”的关系,为何不再报一个关于模态信息论研究课题呢?以前关于模态信息论论述都在我的若干篇文章和专著《信息哲学探源》。但从未以此理论为标题文章或著作。仅有一篇还是英文的,刊登在德国汉诺威召开第九届国际莱布尼茨大会论文集,题目是From Leibniz to Modal Information Theory.但这种东西在国内是见不到的。老干局2026年的课题要求是资助专著。那我正好把“货币”和“网球”这一跨学科融合的创新成果发表,单独出版一部著作。以免我这个学说在中国被边缘化。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刘钢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05489-1480165.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8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