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tic Horse: An Elegant Bein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l6866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博文

信息是物理的

已有 1874 次阅读 2022-10-19 16:24 |个人分类:科研备忘|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9月29日到苇草智酷做了“布尔巴基学派的前世今生”的报告。今天收到了苇草智酷发来的简讯,专门报告了这件事情。另外,他们还希望我去讲一下今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问题。今年的诺奖其实已经不是新鲜事。只不过是将第五届萨维尔神仙打架的那次会议的最终结果彻底做出来了。终于发现了掷骰子的上帝。哥本哈根学派“决定了掷骰子的上帝是存在的”。但上帝是否果真掷骰子呢?这还真不好说,索维尔会议分出来了三个学派:一派是搞x光衍射的实验派,代表人物康普顿获诺奖。“中国现代物理学之父”吴有训自1923年是师从康普顿,博士论文题目就叫《康普顿效应》。他回国后可是培养出一大票物理学家,现在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部院士们,基本是吴有训的学生。他1926年回国,自然捷足先登,夺得先机。

另一派就是爱因斯坦为代表的哥廷根派,属于经典篇。而哥廷根派从数学家高斯开始就有很好的学术传统,到了克莱因“三家分晋”,其中以普朗特为代表的物理学派最为出色。二次世界大战,普朗特最为突出,他是冯卡门的导师,而冯卡门又是钱学森的导师。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冯卡门和钱学森被派往德国,把布朗特审了一通。真没想到,徒弟审师傅,那时德国的V2火箭相当厉害,哥廷根学派的物理学家们可没少出力气。季羡林《留德十年》中提到英国投下空爆弹把城里的玻璃都震碎了,他清晨出去走走看看遍布玻璃茬子的市容。见到一位老者,趴在一段被炸断的矮墙旁仔细观察,嘴里还嘟囔道“这是我在力学实验室中做不出来的效果啊!”他的这段话让季羡林颇为感动,没想到这种时刻竟然还有人如此痴迷科学研究,难能可贵!

后来钱学森回国,更是了不得了。这回诺贝尔获得者的塞林格又是潘建伟院士的导师,阿斯佩还为中科大培养博士后。凡此种种,都有关联。要我去讲这些,我还是想,从哲学和人物入手,量子科学方面少讲。我的一位同事曾写过一本《从物质实体到关系实在》的书。他一直在关心我的研究,但我觉得这部书还是不那么彻底。IBM科学家朗道说“信息是物理的”,物理必须通过信息表达出来。如何理解呢?Transmon qubit是2007年前后由耶鲁大学的Robert J. Schoelkopf团队开发完成。而我国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很给力,九章原型机完胜谷歌的悬铃木,又发射了“墨子号”量子通信卫星,都是可圈可点的事情。我觉得这次讲对我而言还是有点儿挑战,不大好讲。关键是量子信息这块,有许多人(包括我本人)都二二乎乎,所以扬长避短。采取三条进路吧,1、从哲学上讲一点儿;2、从几个学派对中国培养人才的方面:吴有训、陆士嘉、钱学森、钱伟长、郭永怀以及潘建伟等。这等于为中国的科技建设做出贡献;3、把量子科学讲一下,记住朗道的话:信息是物理的!即物理的内容要由信息表达出来。而表达信息的工具则是数学。一个硬币的二面,缺一不可。

 未命名.jpg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05489-1360062.html

上一篇:幽静之美
下一篇:大墟古镇戏水忙
收藏 IP: 123.123.101.*| 热度|

12 郑永军 刘炜 杨正瓴 尤明庆 李学宽 黄河宁 王安良 胡泽春 张学文 范振英 晏成和 周少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7: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