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五天,马不停蹄,带着我校十一位物理专业的大一学生从武汉出发,相继访问了紫金山天文台、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上海天文台佘山观测站。每到一处,接待单位都是盛情相待、倾情相授,为学生们准备了一份份天文学的饕餮盛宴。因此,虽然烈日当空、酷暑难耐,但学生们或是听讲、或是参观,都颇为投入,各有收获。
7月17日,我们先登上了位于南京紫金山上的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这是由中国人自己建立的第一个现代天文学研究机构。但随着南京城的发展,天光污染日益严重,此地已基本不再适合开展天文观测研究,目前主要为天文台的科普基地。山上陈列着明朝正统年间铸造的浑仪、简仪等中国古代天文设施,见证着中国古代天象观测技术的成就。在位于天文台标志性牌坊后面的天文圆顶中,有一架建造于90年前的60厘米反射式望远镜。当年,张钰哲先生就是用它在中国的土地上第一次实现了由中国人发现小行星的壮举。在天文台的陈列厅中,我们还欣喜地发现了由罗方杨先生创作的一系列天文油画。这些画作色彩艳丽、明亮,内容极具想象力、表现力并常带有丰富的故事性,使人感受到天文与艺术的强烈交织碰撞。
7月18日一大早,我们赶赴仙林南大科技园,紫金山天文台刚刚启用的研究基地便位于园中。在听了吴雪峰研究员对紫金山天文台的总体介绍后,学生们还相继聆听了常进和王力帆等资深科学家对“悟空”号暗物质卫星、南极天文台等天文观测项目的详细介绍,其科学视野的宏大、建设过程的艰辛以及科学家们对科学问题的探索精神,对一群大一的学生们来说,无疑是极其具有感染力的。讲座之后,我们随即参观了暗物质卫星的建造车间,看到了卫星的工程样机,以及参观了太赫兹射电望远镜相关研究的实验室。这些参观活动,实际上是我在安排此次游学活动中最为重视的一个部分。希望能够让学生在参观后留下一个直观的印象,那就是科学研究是一项面向自然的社会探究活动,这个过程是鲜活的、具体的、系统的,而切不可把科学研究仅仅视为是对于公式的推导和求解(这只是很小的一个部分)。
结束了天文台的参观活动后,我们来到了与之毗邻的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这里可以说是我国现代天文学人才培养的摇篮(我本人也有幸在此学习了三年)。天文系系主任王祥玉教授为学生们介绍了天文学院的历史发展延革、现状以及未来的一些规划,使学生们对一个一流的高校学科有了一个总体的印象。当日下午,烈日炎炎,天文学院的何秋慧女士身怀六甲仍驱车赶来,引领我们参观了南京大学的左涤江天文台,使我深受感动。
18日傍晚,一行人告别南京,奔赴上海。并于次日清晨,搭乘上海天文台安排的大巴,前往位于上海市郊的佘山观测站。一方面,在中国深空探测控制中心,听工作人员讲解中国的航天工程特别是中国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阵列对航天器位置的测控作用。该阵列由上海天文台、北京天文台、新疆天文台、云南天文台的射电望远镜组合而成,构成了一架面积相当于中国国土的射电望远镜。另一方面,我们还直接来到了上海天文台65米天马射电望远镜的脚下,这是亚洲最大、总体性能在国际上名列前4名的射电望远镜。站在这样一个庞然大物的下面,学生们都颇感震撼,估计内心也多有感慨。因此,在当刘庆会研究员讲解相关天文知识的时候,学生们的听讲都十分认真,神情专注。
在各项参访任务之余,学生们还游览了一些城市的胜迹和博物、科技场馆,感受六朝都会南京的深厚历史和时尚之都上海的现代魅力。希望这些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的人文情怀,开阔他们的视野,启迪他们对未来的思考。
即将踏上返回武汉的路程,我不禁在想,老师这个职业,还真的就有点像导游,把一个个科学世界中的景点,想办法串成一条条不同的旅游路线,循序渐进地介绍给学生。当然,实际上老师也不仅仅是导游,还更应该本身就是一个探险家,能够不断地去探索开发未知的风景。因此,更多的时候,老师并不只是在介绍风景,而更应该是在向学生分享前人和自己探索的经历。但无论如何,对学生而言,面对风景,有些人驻足沉思,有些人拍照留念,收获几何永远都是他们自己的事。对他们来说,欣赏风景固然有趣,但未必是最重要的,因为每个人最终都将去探索属于自己的风景。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大学之道。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俞云伟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04006-1125201.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