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 Zhang Wan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ran 科学技术本质的体现不是知道和应用的多少而是创造和发明的多少。

博文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获重大发现

已有 4285 次阅读 2009-6-16 10:55 |个人分类:地震地质|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获重大发现
转引自:http://www.mlr.gov.cn/xwdt/jrxw/200905/t20090513_120010.htm
2009-05-13 信息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日前,从国土资源部获悉,《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进展顺利。截至5月10日,一号孔钻进孔深741.5米,为地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物样品,取得了重大发现,揭示出北川—映秀断裂带规模巨大,断层岩类型丰富,尤其是地震断层泥的规模罕见,这些为地震成因机制的研究带来实质性科学跨越。

科学钻探项目有一系列重大发现:在585米之下发现几十米厚的由黑色断层泥、碎裂岩和断层角砾岩组成的北川—映秀地震断裂带,特别是厚度达20米的断层泥,实为罕见,是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隆升的最好记录和见证。在0米-720米深度的彭灌杂岩岩心中,发现20余条产状不同、规模不等(厚度几厘米至几米)的由断层泥、碎裂岩和断层角砾岩组成的古地震断裂带,为重塑地质历史中的地震活动及活动周期提供了科学证据。项目实施以来,通过对3000多次余震的监测以及随钻时实流体监测,初步表明,氦、甲烷和氡的流体异常与余震有密切关系,为研究地震与流体异常的关系提供了有利的机遇。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是研究地震机制和捕捉余震信息的有效方法之一,自去年11月6日正式启动,在龙门山北川—映秀断裂及龙门山前缘安县—灌县断裂附近实施4口科学群钻的基础上,开展地质构造、地震地质、岩石力学、化学物理、地震物理、流体作用和流变学等多学科研究,对大地震和复发微地震的源区进行多学科观测和测试,揭示控制断裂作用及地震发生的物理和化学作用,综合地球物理测井、岩心以及通过主动震源地震成像和观测,识别活动断裂各种构造要素,测量断裂破坏带的宽度和破坏强度,确定断裂的构造属性。据钻探工程中心负责人介绍,一号孔在钻进过程中,解决了破碎地层取心、钻孔缩径卡钻等难题,以较高的采心率获取了原状性好的岩心,为地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物样品。(记者 崔成多吉 吕苑鹃)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01360-238467.html

上一篇: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1997)
下一篇:终于可以上来了,可是积分不够
收藏 IP: .*| 热度|

2 刘继顺 侯振宇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8 16: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