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浅浴红衣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oaibiaji 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博文

看博友《高校课程教学中的“怪现象”》

已有 2126 次阅读 2018-10-30 17:49 |个人分类:杂感|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今天翻科学网博客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了张磊老师几天前的博文《高校课程教学中的“怪现象”之四》,遂又去主页翻看了《一》《二》《三》,哎。怎么说呢,用网络流行语叫“你在监视我的生活吧”。想到这句话觉得更悲哀了,说明不是一个学校的问题。我上学的时候导师就经常吐槽这些问题,并且说,“如果我一个老师不好好干,是我的问题;我们学校的老师都不好好干,是学校出了问题;如果所有学校所有老师……”


先说《一》

一里张老师主要说了编教材的问题。记得前两年,不同门的师妹找我帮一个忙,我顺便跟她闲聊了几句。一开始只是面子上的寒暄,觉得光就事论事有点生疏。但聊着聊着真把我震惊了。

她们系里有一位传说中比较那啥的老师,但我没正面接触过。我在校的时候正好她出国了,据说是想在国外生孩子的,结果没算好,还是回来生的。所以她回国后又在歇产假,等她回来的时候我已经离校了。

师妹说,这位老师回来后便忙着评职称、出书,编教材卖教材。书总共十几章吧,分摊给他们几个学生写,一人写五章……这本书写出来,是要给本科生上课用的。

师妹的另一个同学,还是跨考的,之前并不是本专业,也就是其本身的学术水平也接近于0……

一位0专业基础的同学怎么写得出五章教材呢,那自然就是Ctrl+C/V。

这样的教材又是如何顺利通过的呢,那本书后来我看过,基本上把系里的“实权派”老师的名字都挂上了。看来这位老师虽然出国+歇假,久不问世事,依然人情练达的很呐。


再说《二》

二里主要说了专业上的问题,老师学生都写不出证明过程,或浮皮潦草。我当年答辩的时候,还是在开题的时候,系里一位当家老师问,你研究的这个XXX我没听过啊,你先别说研究方法了,先给我介绍一下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我当时都愣了,瞟了一眼台下的导师,他也愣了。然后我就从头讲了一下。期间他总打断问,那这个和XX有什么区别。我的天,这就好比问猫和鱼有啥区别,我要从何说起?首先他们都是动物?

事后我导师开玩笑说,这位老师的学历是买的吧,他的毕业院校可是本专业里头一流的。


再说《三》

念ppt、拷ppt与背ppt。嗯好像回到了大一哦。我大一第一次考试考的特别烂,烂到给我的家乡丢脸,让同学疑惑你们那个地区的高考卷是怎么回事?

但我也觉得很茫然啊,大一都是基础概念课,书死厚死厚的,我怎么知道是咋回事。一位舍友说,这不都是ppt原题吗?我说啥?然后我看了一眼他们打出来的ppt,还真是……

我也是从那时候才明白,他们日常都不用好好上课的“底气”在哪。这一打ppt能背几天?考前一周所有的科目绝对足够。再配上往年真题,90分以上不是问题。

但是后来也还好,毕竟有物化这样的科目跟着,事实证明,还是计算类的好考。

不过我也能理解,老师做一个ppt,基本不用改什么,还是挺一劳永逸的。

(后来我毕业答辩的ppt还被另一位老师扣下了……)


再说《四》

大纲不合理,实验条件达不到。嗯,记得大物老师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啥?你们高数没学到这?那还咋解?无机化学老师说,啥?你们大物还没学这个方程,那这个过程咋讲?

好吧……

分析化学实验的时候,有一个很有趣的点,就是老师会在你报告上测出的数据上做标记,你最后算出的误差越小,实验课成绩就越高。

当同学们都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会怎么样?当然先根据称取的量,把应该得到的数据算出来,然后悄悄改动一点点,再去找老师画圈!


结语:张磊老师写的这四篇,我都能或多或少的对应上,找到实例。要么就是张老师总结的比较精当,具有典型性,要么就是现在高校教学问题太多,一抓一大把,谁都能碰上。

这些事情里,有老师的事,有学生的事,总之就是互相对付。但是是一望无际的黑暗么?似乎也不是,记得有一门课,还是选修课,老师不点名,但是你去晚了就没座位了(可见有好多蹭课的)。

而且老师不给拷ppt,也不许拍照。最后考试的内容也没有很偏很怪,只要你每节课都好好听,书好好读,是不会有大问题的。用老师的话说,我从你的答案里可以看出你学进去没有,态度端不端正。

后来我跟这位老师交了朋友,但他身边有很多一、二、三里的老师,在系里的日子并不好过。他还跟我开玩笑,你离开学校在哪过得好,能不能带上我?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008002-1143623.html

上一篇:一个普通人眼中的肺癌知识
下一篇:一个普通人眼中的心脑血管疾病知识
收藏 IP: 61.49.106.*| 热度|

1 chenhuanshe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0 07: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