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浅浴红衣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oaibiaji 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博文

一位“寒门”同学从高材生到“不如人”的经历

已有 20060 次阅读 2018-8-4 09:45 |个人分类:杂感|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寒门

这几日,贫穷与名校的讨论层出不穷,从最开始的不必“感谢贫穷”,到现在的“少谈情怀多考虑财富”。各位博友各抒己见。


不可否认,阶级固化是千百年来的社会问题,如何让不同出身的人有公平的上升渠道,是一直要解决的问题。


十几亿人在社会上晋升,是一个横比的关系。从过去的九品中正制,到隋唐的科举,到现在的高考、职称,都是在努力公平地解决人才竞争的关系。虽然这其中也有各种各样的死板,但有时候越死板、不可人为操作的模式,反而越公平。


当然这也有其他的问题,从现在的幼儿园焦虑、学区房、课外班,到高校的青椒“三年非升即走”,反映出的都是单一评价标准导致的畸形追逐。但话说回来,如果真的“取消”了高考,降低分数比重,大家觉得寒门的机会,是更多了还是更少了?


不过豪门人士的眼界、基础不一样,像民国大家梁启超,其九个子女“一门三院士”,为国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不能一概而论。


所以我想说除了横比还有纵比。虽然我们奋斗很久可能也比不了“梁家”,但每一代比之前有所进步,从最基础的改善家庭生活,到进一步的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无论物质还是精神都有所上升,就不算白白努力。


这里,我想提一位“寒门”(也没有很不好,温饱和基础教育是没有问题的)A同学的经历。


========以下进入A同学正题===========


上高中时,我上铺的舍友A成绩极好。

我脑子笨,经常向他请教问题。有些问题对他而言可能太过简单,他经常会很不耐烦:你上课听什么去了?看书后边答案啊?没附解题过程,那就是太简单了不需要过程啊?

所以每次“请教”几乎都会以“羞辱”结束。久而久之,我自然宁可“舍近求远”去找其他人,或者直接去办公区跟老师讨论,也不大理他。

后来我与年级的一位大牛偶然相熟,(过程有点像三言二拍里那种烂俗故事,大牛突然遭遇了一些难事而恰巧碰到了我,我又非常偶然地正好能帮到他),所以他对我的态度特别好,知道我在学习上有困难就尽全力帮助我,我在高二上半学期就考到了全班第一……(大牛和A跟我都不在一个班,他们分别在两个实验班

我成绩逐渐好了后,A又开始“提防”我,每天有空就监视我在看什么书、学什么东西,套我跟大牛又聊了什么。但我跟他闲聊(我心眼子比A得少几十倍吧)的时候,就什么玩意都聊不出来,生怕我知道什么似的。(大牛就不怕,什么都跟我说,境界还是不一样……)

A不光在学习上“膈应人”,他还十分势力、世俗,把钱看得特别重,一毛不拔,张口闭口就是钱。还曾经因为我有直达的公交不坐、去坐地铁而批斗我,说我不懂事,乱花钱。然后他还吃我的东西(他的柜子里都是书,我的柜子里都是零食),却从来没请过我吃饭。

所以,我并不喜欢他。虽然一个宿舍,我平时也很少跟他一同上课、吃饭。


我常一起吃饭的舍友是另外两人(不包括大牛,大牛家就住学校边上,不用住宿)。一人家境很不错,母亲在银行工作,父亲似乎是个国企领导,吃穿用都是牌子的。跟着他我也认识了很多人、见识了很多事。他们那些人倒不傲气,我不懂的事情就跟我细讲,不嫌我土。

另一个常吃饭聊天的同学,跟我一样,普通工薪,日常消费没有困难,但也不算壕气。偶尔买点贵的东西,偶尔也精打细算。

我们三个都是普通班的,成绩比A还是要差一大截的。


记忆中,A的地理是真的好。

一张气流的图,什么风,什么气候,什么压,什么旋,之后他就能判断出具体的天气气候、走向,从而推断出当地的人文环境,等等。当初地理老师(也是名校高材生)在讲解一些知识时已经算“口若悬河”了,他竟比老师还要从容、博学几分,我问他高考会不会报地理专业,他说不会。

我特别惋惜,为什么,感觉国家流失了一位极具天赋的地理人才。他说家境不允许。

我才第一次知道,他爸妈出身都很不好,家境困难,所以都到四十多岁才结婚。他说,留给我改变家境、让父母过上好日子的时间,不是很多。

高中,18岁,我们的父母才40出头,他父母已经60岁。他再上四年大学、工作奋斗,父母就走向70岁了,他的焦虑惶恐,大有根源。

从那时起,我才重新审视他的“爱财”。凭自己的实力多挣钱改变家庭环境,怎么不对了,怎么世俗了?

我才知道他为什么很少跟人一起吃饭、一起出去玩,他把自己闷在自习室里或图书馆里,更是不想花钱。

也是从那时起,我不再介意他的傲慢、说话难听,有时跟他一起去看书,有时一起去吃最便宜的拉面。虽然他还是“监视”我,但我无所谓,他要学金融专业我又不是。


另两个舍友都很不理解我,觉得我为什么混来混去又跟A到一起了?(他们之间也分别起过冲突,A对他们的态度也不好,A几乎是没朋友的)。我与他们讲了一些,他们也是沉默。

高考前,A的志愿是人大金融。

不错,这应该是钱景最好的选择之一,分数对他来讲是探囊取物。毕竟他一二模都考了全市前三,清北都不在话下。

然而,预报名结束后,他与我讲了一件非常纠结的事情。

大家知道,各个高中之间会比拼考上北大清华的人数,作为业绩和招生的筹码。A自然是我们高中不想放过的北清名额。

但他怕万一考不上,一旦掉档,绝不如人大金融。

在这个时候,高中开出了一张极具诱惑的账单:如果他改志愿考北大,考上的话,高中为他出四年的学费两万元。


对于我们高中的大多数人,不缺两万块,缺的是成绩。唯独对他而言,两万……

他说,他爸妈的收入极其微薄,日常生活后几乎没有结余,两万元的大学学费会掏空他家所有的积蓄。即使上了人大金融,也是要申请助学贷款的。如果他上了北大,高中又帮他出了学费,他以后的路,会好走得多。


我五味杂陈,我说,你考虑好,如果只是为了学费,你去人大之后我们可以帮你。你千万不要一时冲动。

他说,我想好了,我要去北大。

我当时也没有过多的担心,他考北大虽然没有人大更稳妥,基本还是没问题的。


我原以为他很刻苦了,但没想到他可以那么挑灯夜战。但言语中,我明显感觉他比之前更加紧张焦虑。直到高考前夜,他辗转反侧,甚至几度胡言乱语,总绕不开北大北大北大。

甚至有几次他喃喃自语“我不要上北大”“我怕上北大”

我问他在干什么,他说,不是俗话说“怕什么来什么吗,我怕上北大才会来北大”。

那时,我暗暗担心,真的,悬了。掉档的压力和学费的压力,对他来说,太大。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他没有考上北大,高中自然也不负其他责任。

北大掉档,只能掉去普通一本,连211都不是——虽然他的成绩在人大金融之上。

我们问他要不要复读,他说算了,又要花好多钱。我说我们可以帮你,不要考虑其他的问题,一年的投资或许会换来一世的回报。他说,不用了,浪费一年,对我爸妈的等待来说太久。

我最终没有再劝,那终究是别人的人生,我有什么资格帮别人选择,在那里聒噪。

在那所普通一本,他自然独占鳌头,奖学金年年一等。但很快,他又迎来了当初的问题。

他本来打算考研到北大或人大,但,本校为他保研。

他想到掉档的惨痛经历,为了避免考研失败,他保研了。

我当时很替他遗憾,你真的不想试一次吗。

他还是像当年那么说话难听:有什么好试的,我再没考上,保研的机会也没了,应届生也不是了,到时候这个责任你负的起吗?

我叹了口气,算了。

在我们疯狂找工作、考研的大四,他自自在在地去银行实习了。

当年高考后,我去了一所211,家境好的同学出了国,另一位同学上了普通高校。

这期间我们一直有联系。4年后,毕业这年,我选择跨考考研,出国的同学也继续读研,普校的同学被家人介绍了一位门当户对的对象,准备结婚。


转眼又是3年,我研究生毕业。出国的同学已进入了世界500强工作。普校同学已有了孩子,夫妻和睦工作稳定,新买了两套房子。

而A,工商银行并没有录用他,因为,学校不是211。

再回头看,高中成绩远好于我们的他,竟最为“落寞”。他不停地在证券、理财行业跳槽,前些年股市大跌,他说到手工资有时候都不到本市人均收入的一半(换算成北京的话都不到四五千,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生活压力)。因为本科生的起薪本来就不高,好的企业他又去不了。


当然,我不应该用学校、工作、成家来衡量人生的“成败”,更没有权利评价别人的人生、别人的选择。

但是,当年为了两万学费、后来为了保研安稳,都从某种程度上断送了他。当然他的性格也是一个巨大的短板,在企业很难立足吧。

如果他不那么在意学费,如果他有更多的试错机会,如果……我们不是他,只能在这里站着说话不腰疼。假如我有他的地理天分,我可能会选择地理专业,然后考中科院地理所之类的?秦大河院士是我偶像。

他的天分在我们另三人之上,应该有更好的前程。国家既没有诞生一位地理奇才,他的家庭也没走出一位寒门贵子,令人唏嘘。

无论如何,我希望他可以过得更好。

更希望高中以后不要搞这种“上北大报学费”的害人模式。

那又怎么样呢?幼儿园小学化,辅导班焦虑,高中拼清北。还是《琅琊榜》那句话吧,世风如此,谁人之过。


虽然我认为A没有真的跟我交过心,但他说过的一句话一直在影响我。

我问他,你为什么能这么努力的学习。

他说,因为学习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只要你努力,就肯定有回报。等你以后到社会上就会明白,这世间没有什么事是努力就一定会成功的。你要珍惜现在。


==========以下是晚上再找补一点========

随意写了点东西,没啥思想也没啥内容,没想到博友们这么热情,科学网还推了。

首先关于A同学目前的情况。他虽然性格不好,但是个很聪明的人,现在收入应该还不错,至少实现了他改善父母生活的基本愿望。他既然一直为这一个目的努力,我相信他早晚会做到。

我写这个东西,只是觉得如果他当时的起平再高一点,也许会更好。人生如戏,谁说得清呢。也希望他在解决了起码的经济问题之后,限制他的东西会越来越少。

但是最近一次见的时候他还是单身,因为他对对方的……家庭条件……要求比较高……可能担心自己有所改观的经济状况,被对方再打回解放前吧,也无可厚非。

其次我自己也是受自身眼界局限的。我当初选的专业,最好的学校是北大,这个压根没戏。但是另外一所985的这个专业也是领先的,应该能考上(最终分数确实也够),但我家说这个学校的名字不好听(就不明说了),所以没报……我到上大学之后才知道985之后优势有多大,因为研究生普遍化之后,很多单位是要求本科985的。不经历过,很多事情就不懂,这正是“豪门”的优势。

再次我想说,这个话题其实没什么实际意义,贫穷或富有并不是谁能决定的,只是在这种客观情况下,会更大概率地左右一个人的决定、进而影响人生的走势。在当今社会,高考无疑是改变面貌的最佳途径之一。

即便不功利地说学历、学校跟收入、地位这些的联系,能进入大学拓宽视野、学习更多的知识、接触更多的优秀人才,也是大有益处的。很多人需要这个机会,无论“寒门”“豪门”。

“惟有读书高”固然不对,“读书无用论”却更是害人。只是站在这个角度上,惋惜一位能上人大、能上北大,却因为教育制度和自身原因掉档的客观事实。并希望教育环境可以少些功利,给这些想凭自己之力改善生活的人更少的压力。



这两天另一个很火的新闻是“全班就自己的孩子没出国游学”。现在的学校是在比什么?我在想A如果在这个环境里,他是那个唯一会怎么样。

也不会怎样,他不会抱怨父母,不会嫉妒他人,不会心理失衡,只会默默努力,希望以后自己的孩子不再是这个唯一。对于无力改变大环境的我们普通人来说,这也就够了。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008002-1127494.html

上一篇:反思这些年遇到的极品与奇葩
下一篇:一个普通人眼中的肺癌知识
收藏 IP: 124.16.128.*| 热度|

27 赫荣乔 陈力 黄仁勇 武夷山 周健 梁庆华 黄永义 胡涛 费春皓 罗鸿幸 刘全慧 蒋继平 张鹰 吴嗣泽 李帮建 余文 陈兴峰 徐耀 程帅 徐明昆 李哲林 陈精明 武伟伟 彭真明 帅凌鹰 chenhuansheng puhj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9 11: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